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尋觅覓》,表现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深沉哀愁。诗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园林景象,春天来得晚了,而主人公却在思念着那已逝去的美好时光和爱情。
"为谁憔悴损芳姿"表达了词人因思念而显得瘦弱和憔悴,这里的"为谁"暗示了对往昔情深的怀念。接着"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则透露了在甜美的梦中与所爱之人相会的喜悦,但这也只是短暂的幻影。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中,“玉瘦”形容词人的手腕细腻如玉,而“檀轻”则是指筝(古代拨弦乐器)的轻触。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哀伤和怀念,南楼羌管不再吹响,是因为那美好的情感已无法复返。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则是说尽管春天的花香已被温暖的春风吹得无处不在,但这份美好却没有人能真正领会和感受。词中多次提及的“别”字,更强调了离别的哀愁,杏花肥满,是对逝去时光最后的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寄托,展现了李清照特有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