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梁颙若池中莲开一花红白各半索赋三首·其三》
《梁颙若池中莲开一花红白各半索赋三首·其三》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岂曰卑栖意自殊,亭亭泥滓不曾污。

一茎擢出仙人掌,二气凝为太极图。

发为丹心常早白,玉缘泣血半成朱。

雌雄好是芙蓉剑,南斗光芒近有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在池塘中生长的独特莲花,它既非平凡之物,也不受世俗尘埃所染。诗中的莲花“亭亭”而立,仿佛超脱于泥潭之上,象征着高洁与纯净。莲花从仙人掌般的位置拔地而出,凝聚天地之气,形成太极图般的形态,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宇宙的奥秘。

莲花的色彩独特,花瓣一半为红色,一半为白色,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造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莲花的“丹心”早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洁与坚韧,即使面对世事的沧桑,仍能保持自我,不被外界所动摇。而“玉缘泣血半成朱”的描述,则进一步强调了莲花在诗人眼中的神圣与珍贵,它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象征,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最后,“雌雄好是芙蓉剑,南斗光芒近有无”一句,将莲花比作“芙蓉剑”,并联想到南斗星的光芒,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隐含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内在力量与外在世界相互作用的深刻洞察。整首诗通过莲花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其二

忧时注将总偏词,昧昧何如一个思。

淮蔡深谋全倚度,西人寒胆独称琦。

公孙阿世终蒙落,司马闻边始戒夷。

自下邦家分利殆,祇今中外问安危。

(0)

将至滁州途中得雨

春此时归我亦行,归行何事异其程。

岐途柳倦难分绪,落日鹃催别作声。

扑面烟风回首罢,浥尘轻雨近峰生。

苍苍迷霭昏舆外,祇许前山入望横。

(0)

催科

额外新加旧未蠲,心头肉尽祇空怜。

周黎已见无遗日,汉诏难逢赐半年。

刍牧宁堪平陆后,茧丝翻自晋阳先。

方知此际催科术,能向疮痍觉汝贤。

(0)

初十早渡德州河是午至景州

衣带燕齐百事同,微差物候共尘风。

春光有限难疏放,野色无边自塞充。

四望独疑山水尽,孤心双系日云中。

便劳烟景长为伴,同入金台上苑东。

(0)

元日仍雨试笔

残华忽改觅何因,梦换春光与岁新。

犹忆衣冠随从列,初为衫履惯閒身。

香焚一室观年力,花发清朝试晓神。

却怪天心勤转序,密云飞汉两粼粼。

(0)

到家感喜·其一

忆辞燕夏岭冬并,屈指征途秋送迎。

云物随缘看逆旅,尘风初别感劳生。

北山未拟均贤什,东海私宽一乐情。

倖沐皇恩因岁月,重脩子职但温清。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