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催科》
《催科》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额外新加旧未蠲,心头肉尽祇空怜。

周黎已见无遗日,汉诏难逢赐半年。

刍牧宁堪平陆后,茧丝翻自晋阳先。

方知此际催科术,能向疮痍觉汝贤。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催科》,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描绘了官府催缴赋税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复杂状况。

首句“额外新加旧未蠲”,点明了赋税征收的不合理现象,即在原有的负担上又增加了新的负担,而旧有的负担并未得到减免。这反映了官府对民众剥削的加剧,以及税收制度的不公。

“心头肉尽祇空怜”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百姓在沉重赋税压力下的痛苦和无奈。这里的“心头肉”比喻珍贵的生命资源,暗示了赋税之重已经到了让百姓感到生命都难以承受的地步。

“周黎已见无遗日,汉诏难逢赐半年。”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周朝和汉朝,指出当前的情况已经与过去大相径庭,即使是在历史上较为开明的时期,也难以找到像汉朝那样能够给予百姓宽限的诏令。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

“刍牧宁堪平陆后,茧丝翻自晋阳先。”这一联进一步揭示了赋税征收的不公和苛刻。在平陆地区(可能指较为富庶的地区)的百姓尚且难以承受,而在晋阳(可能指较为贫困或偏远的地区)的百姓则更是雪上加霜。这不仅体现了地域间的不公平,也反映了赋税征收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最后,“方知此际催科术,能向疮痍觉汝贤。”表达了作者对官府催缴赋税方法的批评。他认为,这种催缴赋税的方式只会加重百姓的苦难,无法体现官员的贤能。这里的“疮痍”比喻百姓因赋税重压而遭受的痛苦和伤害,强调了官府应采取更加仁慈和合理的政策来减轻百姓负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赋税征收问题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官府治理方式的批判。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七

从知枯淡芬芳远,自古荣华朽腐多。

且作从容廊庙看,一丘一壑觉如何。

(0)

和张寓轩题孤山二首·其一

吝骄专恣讳言兵,祸本伊谁自种成。

潮汛有时声转怒,权奸一死罚犹轻。

道无起灭无今古,物有消虚有长盈。

赞化正需豪杰手,华山深处卧升平。

(0)

赠写真求赞者·其二

行乐顿因人事懒,坐忘常觉世缘轻。

琴清临水容鱼听,篁暖当筵学凤鸣。

便道登仙岂欺我,芙蓉花绕桂林城。

(0)

龙磨角石

旧说神龙水底蟠,何年电掣与雷奔。

至今舟子相呼唤,犹指江边石上痕。

(0)

木兰花慢.吴尚书宴客涟沧观,即席用韵

慨晴江渺渺,乘风下、倚沧浪。

问许大乾坤,金焦两点,曾几兴亡。

平章古人安在,但青山、烟水共微茫。

不道鹭嘲鸥笑,归来鬓已苍苍。垂杨。舞尽斜阳。

双燕语、尽渠忙。黯柔情不管,花深传漏,羽急飞觞。

思量人间如梦,放半分、佯醉半佯狂。

明日海棠犹旧,春风未老秋娘。

(0)

赵玉汝自作戏墨见寄各题六言其上.鹁鸠

村北村南雨暗,舍东舍西水生。

去妇复还何日,烟蓑处处春耕。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