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写真求赞者·其二》
《赠写真求赞者·其二》全文
宋 / 方信孺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行乐顿因人事懒,坐忘常觉世缘轻。

琴清临水容鱼听,篁暖当筵学凤鸣。

便道登仙岂欺我,芙蓉花绕桂林城。

(0)
翻译
因为人事纷繁懒得享受欢乐,常常静坐忘却尘世的牵绊。
抚琴时,琴声清越,仿佛连水中的鱼儿都在倾听,宴席上,竹林声声,仿若凤凰鸣叫。
即便说成能成仙,也不会欺骗我,因为有芙蓉花环绕的桂林城就在眼前。
注释
顿:突然、忽然。
人事:人间的事务、世事。
懒:懒散、无心。
坐忘:静坐忘我,超脱世俗。
世缘:人世间的情缘、尘世的牵连。
临水:靠近水面。
容:容纳、让。
学凤鸣:模仿凤凰的叫声。
便道:就说、认为。
欺:欺骗。
芙蓉花:荷花,这里象征美好和纯洁。
桂林城:指代美好的地方,可能寓意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信孺的作品,名为《赠写真求赞者(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超脱与豁达之情怀。

“行乐顿因人事懒”一句表明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繁杂的人情世故已经感到疲惧和不耐烦,转而寻求心灵的自在与快乐。紧接着,“坐忘常觉世缘轻”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超脱尘俗后的淡然处世态度,世间种种羁绊对他来说已变得轻如鸿毛。

“琴清临水容鱼听”中的“临水”三字设定了一种静谧的意境,琴声清脆而不失深远,连池中之鱼亦能驻足聆听,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的“篁暖当筵学凤鸣”则是对这份宁静进一步的描绘,篁即古琴名,温暖舒适之中,仿佛能听到仙鸟凤凰的鸣叫,这里寄寓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便道登仙岂欺我,芙蓉花绕桂林城”则是对前述意境的升华。诗人轻描淡写地提及登仙之说,似乎在自嘲,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而“芙蓉花绕桂林城”则是一幅美丽的图景,桂树成林,芙蓉花开,构筑出一个仙境般的地方,这里的“桂林城”或许并非实指,而是诗人心中理想之所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艺术享受的描绘,以及对超脱尘世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和的哲思。

作者介绍

方信孺
朝代:宋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猜你喜欢

偈颂六十八首·其六十一

放下觅无踪,尽力提不起。

寸铁未施,刀锵满地,明眼衲僧失巴鼻。

(0)

偈颂十五首·其四

飞来峰高攀不上,冷泉水深饮不竭。

衲僧到此拟奚为,尽力神疲好休歇。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九十八

天无门,地无户。文殊维摩,撒手归去。

衲僧向这里插得嘴,南山分半院与你住。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一二五

指天指地,讨甚巴鼻。钉钉胶粘,刀刮水洗。

儿孙一杓香汤,大似恭而无礼。

(0)

拈古十四首·其五

这僧已是露出眼睛,云门更与揭却脑盖。

若是佛法,未梦见在。

(0)

颂古四十四首·其三十三

格外谈,惊人句,懵懂禅和徒指注。

灼然好个佛无光,言下迷宗空自忙。

赖有知音招庆在,譊讹一夏为雌黄。

雌黄出,暗写愁肠寄知识。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