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午至节后同诸兄入市归有感》
《甲午至节后同诸兄入市归有感》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七十衰翁入市归,感今怀昔泪沾衣。

人稀旧识居犹是,俗竞新华质已非。

九府泉悭谁改作,五材兵去孰防微。

西山不属银绯客,只合高歌咏采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ǎzhìjiéhòutóngzhūxiōngshìguīyǒugǎn
sòng / liúzǎi

shíshuāiwēngshìguīgǎnjīn怀huáilèizhān

rénjiùshíshìjìngxīnhuázhìfēi

jiǔquánqiānshuígǎizuòcáibīngshúfángwēi

西shānshǔyínfēizhīgāoyǒngcǎiwēi

注释
七十:指年纪很大的人。
衰翁:老态龙钟的老人。
市:市场。
归:回来。
感今怀昔:感慨现在,怀念过去。
人稀:人烟稀少。
旧识:旧相识。
居:居住。
犹是:依旧。
俗竞新:世俗的新气象。
九府:古代九州或指各地。
泉悭:泉水匮乏。
谁改作:谁能改变。
五材兵:各种兵器。
防微:防范细微的危险。
西山:泛指远方的山。
银绯客:身着官服的人。
只合:只应。
咏采薇:吟咏《采薇》(古诗篇)。
翻译
一位年迈的老人从市场归来,感慨今昔,泪水打湿了衣裳。
人烟稀少,熟悉的旧友依旧居住,但世俗的新气象已与往日大不相同。
各地的泉水不再清澈,无人能改变这现状,武器装备的更新,又有谁能防范潜在的危机。
西山不属于那些身着官服的人,他们只适合高歌吟咏《采薇》这样的田园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宰的作品,通过诗人七十岁高龄再次进入市场街头的亲身体验,抒发了对往昔时光的感慨和对现实变迁的深刻感受。

"七十衰翁入市归,感今怀昔泪沾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迈重返市集的情景,以及他对于现在与过去之间巨大差异所产生的哀伤之情。这里的“衰翁”指的是七十岁的老者,通过这样的自称,诗人强调了自己的高龄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切体验。

"人稀旧识居犹是,俗竞新华质已非。"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现实:熟悉的人越来越少,曾经的旧交大多已经不在,而那些依然存在的事物也早已换了一副面貌。这反映出社会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巨大影响。

"九府泉悭谁改作,五材兵去孰防微。" 这两句似乎是在探讨历史的变迁与战争的残酷。九府泉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水源或地方,而“谁改作”则表达了对过去事物改变无常的感慨;五材兵去,意味着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以及对于安全防卫的迷茫。

"西山不属银绯客, 只合高歌咏采薇。"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面对世事变迁,不再纠缠于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而是选择高声歌唱,与自然和谐共处,去采摘野生的薇菜,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经历与感受,展现了对时代变迁的一种深刻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寄情自然的心境。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文昌庙联

积忠孝以成神,典桂籍科名,予夺后先,十五国文章司命;

举阴骘而垂训,鉴槐区德行,权衡富贵,亿万年造化枢机。

(0)

和联

古梅盖屋多盘错;新笋出林自展舒。

(0)

题晚甘园联

好花美女有来时;明月清风没逃处。

(0)

赠谢锽联

太守风清,江左依然迎谢傅;

先生来晚,山中久已卧袁安。

(0)

养寿园联

逃名渔父蒙恩泽;退步神仙在俊雄。

(0)

文明阁中文昌楼联

平地起楼台,百丈光芒涌文字;

诸君问科目,一生阴骘定功名。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