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诏从天下。道中朝、名流欲尽,君王思贾。
时事祗今堪痛哭,未可徐徐俟驾。
好著手、扶将宗社。
多少法筵龙象众,听灵山、属付些儿话。
千百世,要传写。子方行矣乘骢马。
又送他、江南太史,去游毡厦。
老我伴身惟有影,倚遍风轩月榭。
怅玉手、何时重把。
君向柳边花底问,看贞元、朝士谁存者。
桃满观,几开谢。
飞诏从天下。道中朝、名流欲尽,君王思贾。
时事祗今堪痛哭,未可徐徐俟驾。
好著手、扶将宗社。
多少法筵龙象众,听灵山、属付些儿话。
千百世,要传写。子方行矣乘骢马。
又送他、江南太史,去游毡厦。
老我伴身惟有影,倚遍风轩月榭。
怅玉手、何时重把。
君向柳边花底问,看贞元、朝士谁存者。
桃满观,几开谢。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从鉴赏角度来看,首先,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飞诏从天下"一句,直接点出了朝廷命令的紧急与权威,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
接着,"道中朝、名流欲尽,君王思贾"几句话,透露出诗人对当时政治状况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时事祗今堪痛哭"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悲哀之情,而"未可徐徐俟驾"则显示出一种急迫的心态,希望能够尽快采取行动挽救时局。
"好著手、扶将宗社"一句,强调了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对维护这一切的渴望。"多少法筵龙象众"中,"法筵龙象"指的是朝廷中的高官显贵,而"听灵山、属付些儿话"则是诗人对这些位高权重之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和传承某种重要的信息或理念。
"千百世,要传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信息或理念传承下去的强烈愿望。紧接着,"子方行矣乘骢马"则是对黄成父即将启程还朝的描述,而"又送他、江南太史,去游毡厦"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朋友未来旅途的祝福。
最后几句"老我伴身惟有影,倚遍风轩月榭。怅玉手、何时重把。君向柳边花底问,看贞元、朝士谁存者。桃满观,几开谢",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于过去时代和人物的怀念。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于过往美好的留恋以及对未来变化的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时期,以及诗人个人对于国家、友情和时代变迁的深切感悟。
杨柳河桥维客舟,送君此去忆重游。
青霄双阙连云起,五月沧江带雪流。
岭外简书前日至,湘南兵革几时收。
羁怀早已无聊赖,凭寄新诗过石头。
衮衮閒愁集,堂堂急景迁。
残冬惟一月,旅寓向三年。
霜入丝莼美,风掀锦树鲜。
义山通鸟道,禾水涨蛟涎。
雨泣鸣蛩地,云愁过雁天。
川光寒不动,兵气惨相缠。
海上霞生燧,城边月应弦。
疮痍浑未息,疾疠恐相煽。
陇亩迟三白,山林负一廛。
感时何及矣,抚事独凄然。
瞻落传新令,家贫食旧编。
依人惭野燕,恋子剧饥鸢。
席破门悬雨,庖空井閟烟。
种山仍畏虎,蹐地秪怜蚿。
出感关途梗,居愁赋调煎。
鹿门那可问,桃水径须沿。
未必弦真绝,虚疑笔可捐。
东风如解冻,南客且栖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