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了先人土一抔,便思终老向炎洲。
骨肉即今还父母,衣冠长此葬罗浮。
才了先人土一抔,便思终老向炎洲。
骨肉即今还父母,衣冠长此葬罗浮。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哭王础尘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础尘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逝者遗愿的理解与尊重。
首句“才了先人土一抔”描绘了王础尘刚刚安葬了先人的场景,一抔土象征着简朴而庄重的丧葬仪式,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次句“便思终老向炎洲”则表达了王础尘生前的愿望,希望在去世后能够安息于炎洲,一个可能寓意着宁静、远离尘嚣的地方,体现了他对死后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骨肉即今还父母”一句,点明了王础尘已将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归还给父母,意味着他完成了作为子女的责任,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情感寄托。
最后一句“衣冠长此葬罗浮”中,“衣冠”代表了王础尘的身份和尊严,他希望自己的衣冠能够长久地安葬在罗浮山,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蕴含着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逝者遗愿的尊重,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天街极目如平水,胡人走马天街里。
南宫宴罢晚色深,宿雨初乾尘不起。
胡巾满插汉京花,雕鞍一簇浓如霞。
千蹄撇过在顷刻,闪电飞星不留迹。
路旁看者如堵墙,街使传呼俱辟易。
朝家和戎七十年,只矢不射胡中天。
尔曹不必夸驰骋,官家无意窥幽燕。
稳将金帛北归去,万岁千秋祝明主。
毡车满野春草长,任尔祁连山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