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朱孔阳四首·其二》
《答朱孔阳四首·其二》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古风

秋风日以高,大江流不息。

君居大江西,我寄长淮北。

青冥堕浮云,遗我书一尺。

谁知大雅音,乃在西江侧。

束发慕平生,不奉几与席。

侣匹良亦难,嬿婉那可得。

于心寡欢谐,对面偃蹇色。

何哉弦望思,思矫孤飞翼。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答朱孔阳四首(其二)》。诗中描绘了秋风高扬、大江奔流的自然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两地的思念之情。

首句“秋风日以高”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随着秋风的吹拂,天高云淡,给人一种清爽宁静的感觉。接着“大江流不息”则展现了长江的壮阔与永恒,江水滚滚向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息。

“君居大江西,我寄长淮北”两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地理位置相隔甚远,一个在长江之西,一个在淮河之北,空间距离成为他们友情的考验。

“青冥堕浮云,遗我书一尺”描述了友人通过书信传递情感,即使是在广阔的天空中,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关怀与思念。这里“一尺”并非实指长度,而是借以形容书信的珍贵与厚重。

“谁知大雅音,乃在西江侧”一句,赞美了友人的高雅情操,并指出这种高尚的品质在遥远的西江边得以体现,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真挚与纯粹。

“束发慕平生,不奉几与席”表达了诗人自少年时期就对友情的向往,但遗憾的是未能与友人共处一室,共享生活的点滴。

“侣匹良亦难,嬿婉那可得”说明了寻找知音伴侣的不易,以及维持和谐关系的困难,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渴望。

“于心寡欢谐,对面偃蹇色”描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使面对友人,也难以掩饰心中的忧郁。

“何哉弦望思,思矫孤飞翼”最后两句,诗人以月亮的盈亏比喻友情的聚散,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希望友情能够像飞翔的翅膀一样,穿越时空的限制,永远相连。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情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与祝福。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与大愿和尚诗

竟辞圣主宫中诏,来赴遗民社内期。

(0)

因见诸书见解异途乃有颂

石桥南,赵州北,中有观音有弥勒。

祖师留下一只履,直到如今觅不得。

(0)

诗并序·其八十

众生眼盼盼,心路甚堂堂。

三种怜儿女,一种逐耶娘。

一种惜身命,一种忧死亡。

侧长恭勉面,长生跪拜羊。

口中不解语,情下极荒忙。

何忍刺他煞,曾无阡许惶。

牛头捉得你,镬里熟煎汤。

(0)

诗并序·其十二

平坐歌舞处,无由更习曲。

琵琶绝巧声,琴弦断不续。

花帐后人眠,前人自薄福。

生坐七宝堂,死入土角触。

丧车相勾牵,鬼朴还相哭。

日理几千般,光影急迅速。

(0)

颂六十二首·其四

三山羽化竟无成,五热殷忧徒自萦。

并入繁笼处尘馆,何如寂虑出危城。

镜智圆规光且净,月行驰轮皎复晴。

侧径崎岖尔回辙,通庄达老岂同征。

(0)

洞阳峰

南岷胜槩压诸方,东壁奇峰出洞阳。

丈五月轮才晃曜,大千世界便辉光。

扶开华岳烟云渺,显得蓬莱日月长。

世道废兴原有数,浮沉聚散亦何伤。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