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十首·其四》
《杂兴十首·其四》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旋插疏篱设矮扉,仅容老子自娱嬉。

国蜗角上何嫌小,巢鸟窠边不觉危。

石椁无陈鸡絮者,朱门有设雀罗时。

平泉花木奇樟桧,辛苦栽培竟属谁。

(0)
注释
旋插:随意插入。
疏篱:稀疏的篱笆。
设:设置。
矮扉:矮小的门。
老子:自指或谦称。
娱嬉:娱乐嬉戏。
国蜗角:比喻国家的微小角落。
嫌小:不在意大小。
巢鸟:鸟儿的巢穴。
危:危险。
石椁:石头做的墓穴。
陈:放置。
鸡絮:供鸡食用的稻草。
朱门:豪门大宅。
雀罗:雀网,比喻豪门招揽人才。
平泉:园林名。
奇樟桧:奇特的樟树和桧树。
栽培:培育。
属谁:属于谁。
翻译
在稀疏的篱笆和矮小的门后,我只求自得其乐。
即使身处国家的小小角落,我也毫不在意,就像鸟儿在巢边不会感到危险。
那些没有食物可供的石头墓穴,豪门大宅有时也会有雀儿来访。
平泉的花草树木奇特,尤其是樟树和桧树,它们辛勤培育,最终会属于谁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物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开篇“旋插疏篱设矮扉,仅容老子自娱嬉”两句,设置了一种简约而不失情趣的隐居场景,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国蜗角上何嫌小,巢鸟窠边不觉危”表明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他并不因自己的居所简陋而有所羞涩,更不会因为外界的危险而感到恐惧。反倒是那些生活在豪华门第的人,才会设置雀罗来捕捉小鸟,这无疑是在讽刺那些追求物质享乐而忽略精神自由的世人。

“石椁无陈鸡絮者,朱门有设雀罗时”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和豪门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纯朴自然、宁静致远的向往,以及对物质诱惑的警觉。

最后,“平泉花木奇樟桧,辛苦栽培竟属谁”则是诗人对自身劳作成果的反思,他在隐居生活中亲手栽培的花木虽然美丽,但最终这些辛勤的付出又是为了谁呢?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追问,也是对社会意义和个人欲望的一种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于自然、自由和精神独立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谢王郡公惠响器留别

君谢江湖器,山林安用之。

鱼龙迎旧节,虎豹避清时。

劄至起三肃,衔成试一吹。

平生知我意,惟有此泉知。

(0)

次顾与成闻与新报

安得从容语,春风转杀机。

寻常忘地分,只尺冒天威。

抗志通排闼,惊魂逐褫衣。

他年看碣石,沧海一云矶。

(0)

赤壁图歌次西涯先生韵为华生云作

长江无声动吹万,月上东山度河汉。

东坡词赋思千秋,客吹洞箫如发难。

兴亡有恨客心苦,不独曹吴堪扼腕。

汉家心腹已摧伤,手足安能相救捍。

猛风东来水倒流,南军北军忽相乱。

天公助顺不助逆,若论成功犹未半。

华容道远老瞒愁,周郎渡江江有岸。

朝宗江汉本无心,蜀浪吴潮各分散。

巴丘哀罢又瘴乡,为国意忘天下患。

后人吊古对江山,坐遣胸中置冰炭。

洞萧声尽客何言,似笑老生谈熟烂。

百年水月坡翁心,泛泛不知身在窜。

明朝酒醒赋初成,白雪调高歌欲断。

西涯居士今东坡,逝矣岁星今几换。

画图流转到东吴,诗句人将史书看。

华生况是知音人,击节向余三赏叹。

(0)

过舍弟小庄复用前韵

溪深竹密两三家,树柳为墙近北涯。

浅水渐容新渚出,疏林犹作远山遮。

路回贾客帆初转,风急行人帽欲斜。

日暮相看兴无尽,漫从舟畔采蘋花。

(0)

春日怀僧知微

今雨山中未煮茶,僧房岑寂闭梅花。

云心逐我俱无迹,草色逢春渐有涯。

林径几时松叶满,洞门何处竹枝斜。

野人持赠青藜杖,欲向吟诗社里誇。

(0)

精舍成荅徐侍御侍御拟复命还日来观故结语云

宪台檄至筑书台,野寺东头辟草莱。

新水槛前看正脉,古松坛下赏遗材。

诗传涯老能千纸,酒酹山灵又一杯。

刚道暮春吾兴在,绣衣天上亦朝回。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