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
灯盏两只明辉辉,内里更有筵席。
奉劝郎君小娘子。饱吃莫形迹。每年只有今日日。
愿我做来称意。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
空去送穷鬼。
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
灯盏两只明辉辉,内里更有筵席。
奉劝郎君小娘子。饱吃莫形迹。每年只有今日日。
愿我做来称意。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
空去送穷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正月末的傍晚时分,一艘芭蕉编织的小船静静地停在水边。船上悬挂着两盏灯笼,发出明亮而温暖的光芒。在这宁静温馨的氛围中,更有精心摆放的筵席,显得分外悠闲。
诗人通过“奉劝郎君小娘子,饱吃莫形迹”一句,传达了一种欢聚时刻中的愉悦与满足。这里的“奉劝”不仅是对在场者的邀请,更蕴含着一种温馨而真挚的情感。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在这短暂的美好时光中,应尽情享受,不必过于计较。
接下来的“每年只有今日日,愿我做来称意”表达了对珍惜当下的珍贵与重要性。诗人希望自己能把握这个难得的时刻,使之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最后两句“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诗人似乎在用这种形式来表达对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烦恼的释然。在这温馨而平和的氛围里,即便是“空去送穷鬼”也变成了一个轻松自如的举动。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时刻的珍视,以及面对世间纷扰时的一种超然态度。
谢庭花似雪。正汤饼春饧,兰芽初茁。珠生甫弥月。
渐能指之无,觇为英物。
志公笑曰,恁宁馨、此儿佳绝。
更何须,靧面桃花,洗出天然红白。奇突。
前身金粟,天上麟雏,珊珊仙骨。彩幢遥列。
向茅山道士说。
问之子何来,君家玉斧,原是此中瓜瓞。
羡他年、彪个兰台,无个优劣。
层轩半落偏近沼,依云倚阑孤眺。
披襟谡谡,隔水笙簧幽窈。
孙绰庭前陶令宅,秋枕上、数声清晓。堪效。
似黄庭惯写,君家逸少。把镜王濛自照。
羡斯人、宜置海山蓬岛。轻阴满地,洗耳科头都好。
一曲樵歌三弄笛,尽消受、断鸿残蓼。应笑。
念几度悲秋,著书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