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
《拟古》全文
元 / 潘伯脩   形式: 古风

芙蓉袅秋水,中夜生清露。

乞君白玉盘,明珠已无数。

虽无白玉盘,月在水中央。

莲房脱紫菂,种在浮泥香。

仙人蹑素鳞,吸此秋月光。

岁晏憺忘归,天际肃微霜。

谁能为此曲,高歌水云乡。

稽首无极翁,可念不可忘。

(0)
鉴赏

这首诗以“芙蓉”为线索,描绘了秋天夜晚的静谧与美丽。首句“芙蓉袅秋水”,以“袅”字生动地描绘了芙蓉在秋水中的轻盈姿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接着,“中夜生清露”,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静谧,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乞君白玉盘,明珠已无数。”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满天的星辰比作无数的明珠,置于白玉盘中,形象地展现了星空的璀璨与美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来,“虽无白玉盘,月在水中央。”诗人转而描写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虽然没有白玉盘,但月亮依然明亮地照耀着水面,展现出一种自然之美。这里不仅描绘了月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莲房脱紫菂,种在浮泥香。”这一句描绘了莲花从花期结束到果实成熟的过程,莲房(莲蓬)从紫色的莲子中脱出,落入浮泥中,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仙人蹑素鳞,吸此秋月光。”诗人想象仙人在水中踏着银白色的鱼鳞,吸取秋月的光芒,既体现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也寓意着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岁晏憺忘归,天际肃微霜。”随着季节的更迭,诗人似乎忘记了归途,天边已显现出淡淡的微霜,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自然景色的深情描绘。

最后,“谁能为此曲,高歌水云乡。”诗人感叹谁能创作出如此美妙的乐章,在水云之乡高声歌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稽首无极翁,可念不可忘。”诗人向“无极翁”(可能象征着宇宙或自然)行礼致敬,表示对其的敬仰与怀念,强调了自然与人类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夜晚的宁静美、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潘伯脩
朝代:元   字:省中   籍贯:黄岩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猜你喜欢

海阳十咏·其一吏隐亭

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

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

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

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0)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高亭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0)

永思堂

孝子失所怙,五内生层忧。

望望如弗及,皇皇如有求。

魂气问何之,渺渺冥漠游。

体魄问安在,长夜眠斯丘。

百身既莫赎,九我恩难酬。

风木无停声,逝水汩汩流。

天地那有尽,此意同悠悠。

(0)

秋怀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0)

游嵬石山寺

嵬石山前寺,林泉胜景幽。

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

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我来属龙语,为雨济民忧。

(0)

大雨后咏南轩竹二绝句·其一

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

痛饮虽无嵇阮客,瓢尊一试午阴凉。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