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思堂》
《永思堂》全文
明 / 邓林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孝子失所怙,五内生层忧。

望望如弗及,皇皇如有求。

魂气问何之,渺渺冥漠游。

体魄问安在,长夜眠斯丘。

百身既莫赎,九我恩难酬。

风木无停声,逝水汩汩流。

天地那有尽,此意同悠悠。

(0)
鉴赏

这首诗《永思堂》是明代诗人邓林的作品,通过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已故父亲的思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孝子失所怙”,开篇即点明主题,一个孝顺的儿子失去了他的父亲,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悲痛和忧虑。“五内生层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忧愁的深度,仿佛五脏六腑都被一层层的忧伤包裹着。

接着,“望望如弗及,皇皇如有求”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如同无法触及的远方,又像是有无尽的请求需要向父亲表达。这种情感的强烈与复杂,让人感同身受。

“魂气问何之,渺渺冥漠游。体魄问安在,长夜眠斯丘。”这四句诗,将对父亲的思念推向了更深层次,从魂魄到身体,从生前到死后,诗人不断地追问父亲去了哪里,是否还在某个地方静静地安息。这种对父亲生死两界的牵挂,表现了诗人对父亲的深情厚谊。

“百身既莫赎,九我恩难酬。”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无法弥补失去父亲之痛的遗憾和自责,即使付出百倍的努力也无法挽回失去的父亲,对父爱的感激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

“风木无停声,逝水汩汩流。”这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风中的树木发出不绝于耳的声音,象征着时间的永恒流动,而逝去的流水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逆转。

最后,“天地那有尽,此意同悠悠。”诗人感慨天地虽无尽,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却如同这无尽的天地一般,永远绵延不绝,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永恒的追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失去父亲的哀悼和思念,展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亲情等深刻的人生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邓林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读素问十六首·其十三

三阴与三阳,应天之六气。

五行加相火,于地分六位。

羲画箕子畴,恐亦出此意。

汉儒灾异学,可择但勿泥。

(0)

送前歙黟楚□□五首·其四

天王理万国,势必委诸吏。

制字从一史,执法不可二。

奈何雍也面,胸臆伏私意。

两讼一求捷,两役一求避。

含糊卒未决,徐徐较馈遗。

酒果若羔雁,书画及弊器。

到官一物无,去官百需备。

此县与彼县,大率不相异。

独有楚县尹,不肯作此事。

无钱买归舟,仆马亦憔悴。

(0)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四

黄雀啐野田,见人辄惊飞。

飞飞一不早,恐有虞罗悲。

眯目饕餮子,缪谓得所依。

岂不知必尔,甘往终无归。

志士馁欲死,未觉劲气衰。

手口自斟酌,勿令心事违。

(0)

閒居

叠嶂层峦画不如,虽贫未死比閒居。

旧移一纪桐初大,重种三年竹尚疏。

定借厄穷延老寿,敢禁桀黠笑痴愚。

邻家夜夜谁吹笛,每辍灯前数叶书。

(0)

西斋不寐三首·其三

寒近衣犹单,暑退扇已掷。

生世成何事,卧念夜叹息。

四壁候虫鸣,不啻千且百。

其鸣果何谓,霜□还复蛰。

大块□□民,生死互促迫。

嗷嗷食土毛,灭去竟无迹。

髧髦昔何□,□今曶六十。

于道粗有闻,屡空未为厄。

意长岁年短,虑阔世俗窄。

欲为熟睡谋,可无伯伦德。

(0)

同伯几过张子范子周兄弟园池·其一

堂上琴书间鼎彝,檐前金鲫映冰池。

园林花木初容见,家世衣冠便可知。

熟识二难俱好事,偶来两客各能诗。

一时触目多佳思,烂醉如泥竟未奇。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