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嶂层峦画不如,虽贫未死比閒居。
旧移一纪桐初大,重种三年竹尚疏。
定借厄穷延老寿,敢禁桀黠笑痴愚。
邻家夜夜谁吹笛,每辍灯前数叶书。
叠嶂层峦画不如,虽贫未死比閒居。
旧移一纪桐初大,重种三年竹尚疏。
定借厄穷延老寿,敢禁桀黠笑痴愚。
邻家夜夜谁吹笛,每辍灯前数叶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山中自在生活的情景。开篇“叠嶂层峦画不如,虽贫未死比閒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即便是贫穷,也愿意选择这种宁静的隐居生活。
接着,“旧移一纪桐初大,重种三年竹尚疏”描述了诗人在山中耕植的场景,时间流逝,树木渐渐长成,但竹子还未能茂密,反映出隐逸者对时间和自然的耐心等待。
“定借厄穷延老寿,敢禁桀黠笑痴愚”一句中,“厄穷”指的是山林之中的困苦生活,而“桀黠”则是形容不良之徒。诗人在此表达了即便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通过坚守自己的信念来延长寿命,同时也嘲笑那些世俗之人的愚蠢。
最后,“邻家夜夜谁吹笛, 每辍灯前数叶书”则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听到了邻家的笛声,而自己则是在灯下沉浸于翻阅书籍之中。这两种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一个江湖客,万里水云身。
鸟啼春去,烟光树色正黄昏。
洞口寒泉漱石,岭外孤猿啸月,四顾寂无人。
梦魂归碧落,泪眼看红尘。烟濛濛,风惨惨,暗消魂。
南中诸友,而今何处问浮萍。
青鸟不来松老,黄鹤何之石烂,叹世一伤神。
回首南柯梦,静对北山云。
孤舂出苫盖,远火翳层矶。
云月光涎涎,露叶净辉辉。
此时正寂默,沙禽鸣且飞。
邂逅非宿期,意行得奇眺。
三生湖山缘,青眼不改旧。
飞榜漾湖光,蹑屐梯云峤。
玉立缑岭仙,洒落我同调。
冲怀寄寥阔,尘外恣吟啸。
眯目东华尘,谁识此中妙。
吾侪肮脏资,如痼不可疗。
溷溷渠得知,不自耻牛后。
已矣毋复言,恐贻水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