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境中寒雪飞,山川明秀见应稀。
严威不贷乘兴棹,馀彩并入翻书帷。
黄竹应歌姬满曲,素花又舞谢庄衣。
东郊薪者寒到骨,纵有狐裘那忍披。
山阴境中寒雪飞,山川明秀见应稀。
严威不贷乘兴棹,馀彩并入翻书帷。
黄竹应歌姬满曲,素花又舞谢庄衣。
东郊薪者寒到骨,纵有狐裘那忍披。
这首诗描绘了山阴地区冬日大雪纷飞的景象,山川在白雪的装点下显得格外明亮秀美,但这样的美景对于寻常人来说或许并不常见。诗人兴致勃勃地乘舟欣赏,雪花的余晖映照在书卷上,增添了诗意。接着,诗人想象着黄竹之歌与满曲的歌舞,以及素花在谢庄风格的衣裳上翩翩起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雅致的冬日氛围。
然而,诗人的同情心并未被美景冲淡,他想到东郊砍柴的人们,衣衫单薄,寒气直透骨髓。即使有狐裘保暖,他们也无法抵挡这刺骨的寒冷。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忧虑。
孝子慕厥亲,终身无已时。
自云早失怙,鞠育仰母慈。
古称轲亲贤,我母实类之。
弃背日已远,不复返哺私。
况今持旌麾,迢遥南海湄。
引领顾旧乡,孤云随风飞。
念兹丘垄间,白杨何萋萋。
旋归未遑遂,能不怀伤悲。
哀哉孝子心,此情天所知。
先民亦有言,事君忠可移。
黾勉树奇勋,显扬以为期。
乘兴恣幽寻,灵山郁苍翠。
飞泉树杪悬,危石云中坠。
策杖披荆蓁,言访前朝寺。
香气接诸天,珠光散初地。
碑横乱草中,苍苔蚀其字。
吊古几徘徊,临风发长喟。
云松结遐思,泉石豁幽意。
吾道本岩阿,无劳嗟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