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
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
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
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
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
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
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名为《海阳十咏·其一吏隐亭》。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
“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宏伟壮丽的意境,"结构"指的是吏隐亭的建筑布局,"奇势"则表明其独特之处。"朱门"通常指的是官府大门,这里的"交碧浔"意味着水流穿行其间,增添了一份清新自然的气息。
“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 这两句则转向内心体验,从外在景观到内在情感的转换。诗人初次来到这里,就被眼前的景致深深吸引,仿佛所有平生的情感都能在此刻得以释放和表达。
“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 这两句描绘了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景象。"日轩漾波影"指的是阳光照耀下水波的轻盈;"月砌镂松阴"则是月光下的松林投射出斑驳的树荫,两者交织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
“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吏隐亭的依恋之情。每当想要离开,却又回望这里,心中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和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昨夕芳兰英,今晨寒露莽。
凡物荣悴之,所慎在交友。
燕燕参差飞,尚自求其偶。
何况万里心,仅若风中柳。
服君无流黄,贻我有佩玖。
感叹临长河,何山近牛首。
驱驰苟可及,赢囊具我糗。
但恐川途脩,所期非所有。
天子仁圣万国归,天马来自西海西。
元云披身玉两蹄,高踰六尺修倍之。
七度海洋身若飞,海左海右雷霆随。
天子晓御慈仁殿,天风忽来天马见。
龙首凤臆目如电,不用汉兵三十万,有德有归四海羡。
天马来,庶政平。
天子仁圣万国清,臣愿作歌万国听。
春风骀荡春花明,李生挟策游燕京。
腰间宝剑光耀日,酒酣起舞风雷生。
自言少年去学剑,刜钟切玉如飞电。
曾骂荆轲术太疏,常寻郭解雠相见。
昨夜仰看欃枪高,龙鸣鞘里风萧萧。
提携结束出门去,世间知我惟豪曹。
我闻此语长太息,欧冶巳死谁能识。
请君宝爱莫轻掷,华阴赤土还堪拭。
待得黄金筑将坛,提兵直扫鞮汗山。
功成一剑报知已,封侯生入玉门关。
清溪路绕南山坳,上有古枫千尺高。
绝壁侵云入杳冥,盛夏六月长风䬞。
种之何年不知数,铁干阴森老烟雾。
山翁梵客坐不归,碧蕊香脂满山路。
忆昔山头十万松,根株硉兀颜色同。
官家艨艟斩伐尽,深山大泽千年空。
即今朴簌杂茅苇,疁火爇之衰草风。
呜呼眼前世事日堪惜,重思老干高冥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