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后身,坐底立底。半假半真,全非全是。
只因抬手肆乖张,万古黄梅如鼎沸。
前身后身,坐底立底。半假半真,全非全是。
只因抬手肆乖张,万古黄梅如鼎沸。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了惠的作品《五祖再来赞》中的片段。它以独特的禅宗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观念的境地。"前身身后,坐底立底"描绘了轮回流转中人的存在状态,无论前后生,无论坐立,都在这个世间流转。"半假半真,全非全是"则揭示了事物的相对性和矛盾性,一切都是相对而非绝对,真假之间并无绝对界限。
"只因抬手肆乖张",这里的"抬手"可能象征着禅修者的某种动作或领悟,而"肆乖张"则暗示这种行为打破了常规,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万古黄梅如鼎沸"则运用比喻,将禅宗修行中的顿悟体验比作黄梅时节的暴雨,形容其激烈而深远,如同大鼎沸腾一般,寓意智慧的觉醒和心灵的激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生命、真理和觉悟的独特见解,体现了禅宗追求超越世俗、直指人心的哲学精神。
巨灵挥斧山为拆,谽谺飞出寒溪碧。
南酉北枧皆户家,种秧插稻供衣食。
此水不枯岁不饥,此溪不涸龙是司。
森木古屋龙所宅,人家望岁如取携。
笳箫呜呜坎坎鼓,秋报春祈从父祖。
鸡豚肥腯社酒香,擎跪曲拳谁敢侮。
年时雩祷嗟徒勤,适龙睡熟唤不闻。
溪心蒿艾化埃壒,可怪嘉谷遭惔焚。
千沟万浍分飞瀑,面露摇风际天绿。
怀宝睡足龙亦惊,雁门之踦此焉复。
安得溪水长滂浪,龙不忸怩民乐康。
向来野草填饥肠,怨气括作颐下囊。
人间声利场,疾驰不知反。
营营计毫末,一益昧百损。
徐侯大雅士,探道自其本。
策勋虚明地,外累不待遣。
出能同光尘,归念寄萧散。
著亭得胜处,竹茂水清浅。
亭中视亭外,畏涂尘眯眼。
翛然得此心,万化无馀蕴。
老我尚问津,人与室俱远。
向来卜邻计,欲舞叹袖短。
会当寻此盟,蔬饭同茗碗。
洒落无何游,共阅世沈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