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戴目倚钱神,更问吾徒拂甑尘。
醉缬不供诗客眼,弊裘应笑广文贫。
坐看十日渑为雨,遥想千家桂作薪。
贷子曲身当得句,地炉分施腊前春。
何人戴目倚钱神,更问吾徒拂甑尘。
醉缬不供诗客眼,弊裘应笑广文贫。
坐看十日渑为雨,遥想千家桂作薪。
贷子曲身当得句,地炉分施腊前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酬贾学录韵并送炭》。诗中,诗人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寒士生活的画面。首句“何人戴目倚钱神”讽刺了那些过于追求财富的人,他们对金钱的崇拜近乎盲目。接着,“更问吾徒拂甑尘”暗示自己和朋友们虽然清贫,但并不屑于世俗的尘埃,保持着高洁的情操。
“醉缬不供诗客眼,弊裘应笑广文贫”两句,诗人自嘲自己的生活困顿,连美酒(醉缬)都不能满足诗人的精神需求,破旧的衣物(弊裘)也反映出他的贫穷,然而这种贫穷却让广文(泛指读书人)的生活显得更加可笑。
“坐看十日渑为雨,遥想千家桂作薪”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寒冬时节雨水稀少,人们不得不将桂木当作柴火的艰难情景,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最后两句“贷子曲身当得句,地炉分施腊前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仍愿意借力创作,期待通过诗歌得到些许慰藉,并愿意在年前分赠炭火,传递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既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贫困生活,又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春去秋来,林无静柯,川无停流。
忆卓女垆边,花笼赵瑟,要离冢畔,霜淬吴钩。
剑客从游,酒徒托乘,意气居然横九州。
谁知道、看主家厮养,骑尉通侯。十年壮志难酬。
但眼底、青尊恣拍浮。
谓万户千钟,卿其休矣,千峰万壑,吾又焉求。
龙性难驯,鸿飞何慕,争席休惊海上鸥。
忘机久、任行歌带索,五月披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