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把南枝雪,簪坡醉帽檐。
袖春如有脚,鉴冰影无蟾。
采笔吟方勇,长城令更严。
僧房虽冷落,简古发秾纤。
拟把南枝雪,簪坡醉帽檐。
袖春如有脚,鉴冰影无蟾。
采笔吟方勇,长城令更严。
僧房虽冷落,简古发秾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夜晚聚集于破山寺中,以纤字韵进行创作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首联“拟把南枝雪,簪坡醉帽檐”,以“南枝雪”象征着冬日的洁白与静谧,而“簪坡醉帽檐”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帽子比作饮酒后微醺的人,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颔联“袖春如有脚,鉴冰影无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春意仿佛在袖中跳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冰面上的倒影,却不见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意境。
颈联“采笔吟方勇,长城令更严”,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勇敢追求和对纪律的严格要求。这里的“采笔”既指拿起笔来创作,也暗含了收集灵感之意,“长城令”则可能借用了长城的坚固与宏伟,象征着艺术创作的严谨与持久。
尾联“僧房虽冷落,简古发秾纤”,则转而描绘了僧房的环境,虽然显得有些冷清,但简朴古雅之中却能激发诗人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这里“简古”与“秾纤”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环境的简朴,又暗示了情感的丰富与细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夜晚相聚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在艺术创作中的热情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吾道贯古今,素王屼宫殿。
千秋报功德,不逐世代变。
刘汉过鲁祠,李唐进南面。
尊崇至皇明,八佾太牢荐。
方兹仲秋晨,辟雍事将献。
大臣奉朝命,对越俪如见。
庭阶佩玉和,廊庑沈檀遍。
鲰生缀班行,朝衣肃頍弁。
英灵俯仰间,心诚自兢战。
默惟圣明时,不许他道煽。
斯文日月光,所以政治善。
圣子复神孙,绳绳合师宪。
治洽永雍熙,刍荛罄真愿。
好事天地间,所得谁最多。
栽培有定理,造化谅匪他。
君如荆山玉,温栗加砻磨。
未论二酉空,经史精爬罗。
操履中规矩,文思加悬河。
天禄需英贤,发阶崇甲科。
兹当昼锦还,浩浩承恩波。
高堂奉卮酒,欢洽童颜酡。
从容效莱舞,怡悦屡笑嗟。
百里今破荒,方驾唐子过。
作诗追赠言,敢谓继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