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杖凄凄日,论乡独有君。
辞家一万里,学道五千文。
礼斗依丹阙,吹笙坐碧云。
不堪询故老,清泪亦纷纷。
只杖凄凄日,论乡独有君。
辞家一万里,学道五千文。
礼斗依丹阙,吹笙坐碧云。
不堪询故老,清泪亦纷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者远离家乡,学道万里,其孤独与坚定的求道之心跃然纸上。首句“只杖凄凄日”,以简练之笔勾勒出道者独自一人,手持拐杖在凄凉的日光下行走的画面,透露出一种孤寂与坚韧的情感。接着,“论乡独有君”一句,既表达了道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在这个世界上唯有道是他的伴侣和知音。
“辞家一万里,学道五千文”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道者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升华,不惜舍弃一切,远行万里,深入道学的深奥之处。这种舍小我、为大道的精神,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礼斗依丹阙,吹笙坐碧云”描绘了道者修行时的场景,通过“礼斗”和“吹笙”的细节,展现出其修行生活的宁静与祥和,同时也暗示了道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感悟。
最后,“不堪询故老,清泪亦纷纷”一句,表达了道者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面对世事沧桑、人事变迁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者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在追求精神境界过程中所经历的孤独、坚持与感悟,以及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策马西来问路频,出城东望正怀人。
先声喜逐前呵至,负约几成左顾嗔。
孤堠影迟寒度日,断溪冰合远迷津。
他年记取同游事,语柄长堪寄一嚬。
一节已云寡,联芳良独难。
伟哉程氏妇,挺此三琅玕。
朅从夫子亡,矢死为孤鸾。
梯也谢膏沭,姒也捐罗纨。
空闺窅无人,号恸摧肠肝。
庭乌助其哀,比邻辍其餐。
抚婴尚自苦,独处尤悲酸。
人生几何时,日月如流丸。
长者遂白头,少者颜凋残。
不见昊天广,但觉春风寒。
乃知帝降衷,本固不可刓。
滔滔东逝水,足与回狂澜。
愿言冠屦子,勿作偷生安。
如此巾帼人,输彼一寸丹。
长令天地间,凛凛节操完。
我非刘更生,闻之坐长叹。
谁当传列女,千载名弗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