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丁陪祀》
《秋丁陪祀》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古风

吾道贯古今,素王屼宫殿。

千秋报功德,不逐世代变。

刘汉过鲁祠,李唐进南面。

尊崇至皇明,八佾太牢荐。

方兹仲秋晨,辟雍事将献。

大臣奉朝命,对越俪如见。

庭阶佩玉和,廊庑沈檀遍。

鲰生缀班行,朝衣肃頍弁。

英灵俯仰间,心诚自兢战。

默惟圣明时,不许他道煽。

斯文日月光,所以政治善。

圣子复神孙,绳绳合师宪。

治洽永雍熙,刍荛罄真愿。

(0)
鉴赏

此诗《秋丁陪祀》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描绘了秋季祭祀的宏大场景与庄严气氛。诗中以“吾道贯古今,素王屼宫殿”开篇,点明祭祀活动的历史悠久与神圣性,暗示祭祀对象的崇高地位。接着,“千秋报功德,不逐世代变”强调了祭祀活动对于传承美德、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不受时间变迁的影响。

“刘汉过鲁祠,李唐进南面”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化了祭祀活动的深远意义,同时也暗含了对历代帝王推崇礼制的肯定。接下来,“尊崇至皇明,八佾太牢荐”则直接描述了祭祀仪式的隆重与庄重,八佾舞队与太牢祭品的使用,体现了对祖先及神明的尊敬与虔诚。

“方兹仲秋晨,辟雍事将献”点明了祭祀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即在仲秋之晨于辟雍进行。随后,“大臣奉朝命,对越俪如见”描绘了官员们遵照朝廷命令,恭敬地参与祭祀的情景,展现了官僚体系的有序运作。

“庭阶佩玉和,廊庑沈檀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祭祀现场的装饰与氛围,佩玉的和谐与沈檀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祥和的环境。最后,“鲰生缀班行,朝衣肃頍弁”则以“鲰生”的自谦,表达了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对这一神圣仪式的敬畏之心,他们的朝衣与头饰都体现出对仪式的尊重。

“英灵俯仰间,心诚自兢战”一句,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在如此庄严场合下内心的震撼与敬畏,以及对自身行为的严格要求。接下来,“默惟圣明时,不许他道煽”强调了在圣明时代,人们应遵循正道,反对邪说,保持思想的纯净与道德的高尚。

“斯文日月光,所以政治善”总结了祭祀活动对于文化传承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通过祭祀活动,弘扬了文明与道德,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圣子复神孙,绳绳合师宪”则表达了对后世子孙继承先祖遗志、遵循师法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治洽永雍熙,刍荛罄真愿”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同时认为即使是普通百姓(刍荛)也有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真诚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与尊重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壮观场面,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道德理念,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传统、礼仪以及社会秩序的深刻理解与高度敬仰。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热河闲咏七首·其七

闲来忘暑兼忘我,浩气冲融贯太虚。

城市山林君子宅,山林城市帝王居。

不寻仙客谈元旨,懒觅高僧讲梵书。

天地古今惟一啸,悠然自得有谁如。

(0)

鹤傍牡丹图

牡丹花畔鹤精神,飞并云林似倚人。

万里青霄不归去,洛阳能有几时春?

(0)

寄陈筱石制军二首·其一

武卫同袍忆十年,光阴变幻若云烟。

敏中早已推留守,彦博真堪代镇边。

笑我驱车循覆辙,愿公决策着先鞭。

传闻凤阁方虚席,那许西湖理钓船。

(0)

观盂兰放水灯

一派繁华眼欲迷,瑜伽接引向西溪。

灯光灿烂千家共,人语喧呼百戏齐。

直使水神惊耀蚌,重教鳞族诧燃犀。

今宵暂弛金吾禁,归路频闻报晓鸡。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一三一

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

未尝有一物,不被无常吞。

(0)

鸡笼福地在历阳将至丰城望一山宛然感之赋诗

黄茅白苇径才通,忽见晴岚扫翠空。

从吏只令俱蜑户,仙山何许是鸡笼。

逢人渐觉交游少,问路仍行盗贼中。

自是粗才合粗使,瘴乡那得便途穷。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