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栖贤山居韵·其一》
《和栖贤山居韵·其一》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水无中外,飘云何必归。

最嫌沙上雁,一一向南飞。

罪大心方死,病多力渐微。

谁持匡岳泪,来洒破僧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之间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山水无中外”,以山水之广阔无垠,象征着自然界的包容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广阔的向往。接着,“飘云何必归”一句,以云的自由飘荡,反衬出诗人对于束缚与归宿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最嫌沙上雁,一一向南飞”则通过雁群的南迁,隐喻人生的迁徙与追求。雁群的有序飞行,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引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方向与目标的深思。诗人似乎在问: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是否也应该像雁群一样,有着明确的方向与目标?

后半部分转而抒发个人的情感。“罪大心方死,病多力渐微”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内心罪责与身体病痛时的无力感与痛苦。这里的“罪大”不仅指外在的行为过错,更可能包含了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的深刻反思与自责。而“病多力渐微”则反映了生命状态的衰弱,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慨。

最后,“谁持匡岳泪,来洒破僧衣”以匡岳(即庐山)的典故,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哀伤。匡岳被视为佛教圣地,此处或暗含了诗人对精神寄托的寻求与失落。同时,将泪洒在破僧衣上,既是对自身困境的哀叹,也是对信仰与希望的某种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命、道德、信仰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弄白鸥歌

泛泛江上鸥,毛衣皓如雪。

朝飞潇湘水,夜宿洞庭月。

归客正夷犹,爱此沧江闲白鸥。

(0)

入桂渚次砂牛石穴

扁舟傍归路,日暮潇湘深。

湘水清见底,楚云淡无心。

片帆落桂渚,独夜依枫林。

枫林月出猿声苦,桂渚天寒桂花吐。

此中无处不堪愁,江客相看泪如雨。

(0)

留题阁皂观

花洞门前吠似雷,险声流断俗尘埃。

雨喷山脚毒龙起,月照松梢孤鹤回。

萝幕秋高添碧翠,画帘时捲到楼台。

两坛诗客何年去,去后门关更不开。

(0)

太湖诗·其二十石板

翠石数百步,如板漂不流。

空疑水妃意,浮出青玉洲。

中若莹龙剑,外唯叠蛇矛。

狂波忽然死,浩气清且浮。

似将翠黛色,抹破太湖秋。

安得三五夕,携酒棹扁舟。

召取月夫人,啸歌于上头。

又恐霄景阔,虚皇拜仙侯。

欲建九锡碑,当立十二楼。

琼文忽然下,石板谁能留。

此事少知者,唯应波上鸥。

(0)

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

十日来来旷奉公,闭门无事忌春风。

虫丝度日萦琴荐,蛀粉经时落酒筒。

马足歇从残漏外,鱼须抛在乱书中。

慇勤莫怪求医切,只为山樱欲放红。

(0)

秋晚访李处士所居

门前襄水碧潺潺,静钓归来不掩关。

书阁鼠穿厨簏破,竹园霜后桔槔闲。

儿童不许惊幽鸟,药草须教上假山。

莫为爱诗偏念我,访君多得醉中还。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