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阁皂观》
《留题阁皂观》全文
唐 / 伊用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花洞门前吠似雷,险声流断俗尘埃。

雨喷山脚毒龙起,月照松梢孤鹤回。

萝幕秋高添碧翠,画帘时捲到楼台。

两坛诗客何年去,去后门关更不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zàoguān
táng / yòngchāng

huādòngménqiánfèiléixiǎnshēngliúduànchénāi
pēnshānjiǎolóng

yuèzhàosōngshāohuí
luóqiūgāotiāncuìhuàliánshíjuàndàolóutái

liǎngtánshīniánhòuménguāngèngkāi

翻译
花洞门前狗叫如雷声,惊动了世俗的尘埃。
雨点打在山脚,毒龙似乎被唤醒,月光洒在松枝上,孤鹤归巢。
秋天的藤蔓帷幕增添了绿色,画帘偶尔卷起,映入楼台视野。
那两位诗客是什么时候离去的呢?他们走后,大门紧闭,不再开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花洞门前吠似雷,险声流断俗尘埃”两句,以花洞门前的溪水咆哮如雷的声音来形容其雄伟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想要远离世俗尘埃的心境。

接下来的“雨喷山脚毒龙起,月照松梢孤鹤回”两句,则是通过对雨后的山脚和夜晚的松林中孤鹤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另一番景象。这里的“毒龙起”可能指的是雨后山中的溪流奔腾如同猛兽,而“月照松梢孤鹤回”则是诗人对夜深人静时分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

第三句“萝幕秋高添碧翠,画帘时捲到楼台”,通过描绘萝幕随着秋天的来临而变得更加郁郁葱葱,以及诗人偶尔卷起画帘观赏楼台间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生活的情调。

最后两句“两坛诗客何年去,去后门关更不开”,则是诗人的自述,他可能曾经与友人在此地饮酒作诗,但如今友人已去,而他自己也关闭了山门,不再欢迎外界的打扰。这反映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隐逸生活的坚守。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自然的情感与态度。

作者介绍

伊用昌
朝代:唐

一作伊梦昌。字里不详。唐末不仕,披羽褐为道士。历游山水,先后曾至两浙、江西、湖南等地。天祐十年(913)至抚州南城县。又入湖南马氏幕中。散诞放逸,不拘细谨,饮醉常行歌市中。时人称为伊风子。喜作《望江南》词,遇物即咏,皆有意旨。有异术,时人或目为神仙。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五五引《玉堂闲话》、《诗话总龟》卷四六引《雅言杂载》、卷四七引《青琐后集》、《十国春秋》卷七六。《全唐诗》存诗6首,断句2联,词1首,分别收于伊用昌、伊梦昌名下。
猜你喜欢

题刘鉴松

刘生于写松,能以酒力遣。

酩酊气正豪,苍龙自舒卷。

(0)

五日雨霰

北风卷长云,晨光坐来灭。

映空絮忽飞,谁谓越无雪。

元气塞天地,万古常周流。

闽浙今洛阳,吾邦亦鲁邹。

星临雪乃应,此语非谬悠。

(0)

题南昌徐布政义景斋卷·其一

早岁携书上帝州,登科司宪又承流。

老来归向高斋卧,景仰先贤总匹休。

(0)

挽姚佥宪父

风仪楚楚映修髯,家法平生孝义兼。

大母久隆终世养,佳儿今作外台佥。

乡评题品名踰重,郎署推封宠载沾。

观化一巡终不返,史官有传发幽潜。

(0)

送赍诏行人刘公载

圣主覃恩及万方,贤臣捧诏下穷荒。

青年文采当时重,白璧声名满路香。

衣锦重还倾寿酒,采诗遥去上封章。

荣亲报国平生事,高步行看入庙堂。

(0)

寄谢抚宁伯惠弓兼颂德美寓怀思三律·其二

将略家传能不忝,貂蝉行里羡君优。

忠勋信是无双士,才望何惭第一流。

中外传闻常共仰,君臣行见庆同游。

好将一段匡时策,归去敷陈玉殿头。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