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熊直阁挽诗二首·其二》
《熊直阁挽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居巷相南北,登门久岁时。

温言流肺腑,和气见须眉。

日昃长沙傅,年凋绛县师。

春云冒丹旐,同会袂成帷。

(0)
鉴赏

这首挽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首句“居巷相南北”,巧妙地运用了空间方位的对比,暗示逝者生前在巷中与人交往的场景,既有生活的日常性,又蕴含着离别的哀愁。接着,“登门久岁时”进一步强调了逝者与人们交往的深厚情谊,时间的流逝更显出这份友谊的珍贵。

“温言流肺腑,和气见须眉”两句,通过正面描写逝者的言行举止,展现了其人格的魅力。温言软语,如春风拂面,深入心灵;和蔼可亲的态度,从他的言谈举止中自然流露,让人感受到温暖与和谐。这里不仅赞美了逝者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他与人相处的融洽氛围。

“日昃长沙傅,年凋绛县师”则将逝者与历史上的两位贤士相提并论,长沙傅和绛县师,都是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以此来表达对逝者在道德修养和教育贡献上的高度评价。同时,这两句也暗含了对逝者晚年时光的感慨,日落西山,岁月不待人,表达了对逝者年华流逝的惋惜之情。

最后,“春云冒丹旐,同会袂成帷”描绘了一幅哀悼的场景。春云缭绕,象征着哀思与怀念,丹旐(丧旗)飘扬,是传统丧礼中的标志,表明了逝者的身份和地位。而“同会袂成帷”则形象地描述了众人聚集哀悼的情景,大家的手臂相连,如同帷幕一般,既表现了哀悼的规模之大,也体现了人们共同面对失去的悲痛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以及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悼念之作。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云巢·其二

九江秀色可揽结,谪仙爱彼巢云松。

寂寞风流三百载,此轩奇观蹑前踪。

(0)

示法颖

儿曹汝既识薰莸,卓荦应须力自修。

一志径从齐客语,万端无受楚人咻。

卑飞燕雀宜深远,高举鸾凰可并游。

莫负谪仙当日语,十年名誉满东州。

(0)

次韵嵩阳陈叔易先生见访·其二

枯槁长专一壑间,权豪殊未少低颜。

风云他日超腾去,莫畏移文到北山。

(0)

次韵才仲试院梦中书事见寄·其五

崖根乌蜜已先尝,从此知君鬓不霜。

应笑吾曹事枯槁,山中危坐独休粮。

(0)

秋日西园·其四

忆昔少壮时,意气摩云霓。

游心黄卷间,岂顾白日西。

由来昧根本,旦旦从所迷。

迩独悟无为,文字如委泥。

物生岂高下,至道良自齐。

青山绕吾庐,开户众鸟啼。

晓日上乔木,秋光媚回溪。

畸人长往来,绝壁同攀跻。

遐天净若扫,旷目无端倪。

楚客一何苦,登临独悽悽。

(0)

延庆寺

龙影函潭寺已空,惟馀翠竹混青松。

路穷西北无他景。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