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钟声响彻宵,国风久靡国魂消。
零金碎纸教迷醉,树亦甘心任斲雕。
古寺钟声响彻宵,国风久靡国魂消。
零金碎纸教迷醉,树亦甘心任斲雕。
这首诗描绘了古寺钟声在夜晚回荡的宁静与庄严,与之相对的是国风的衰败和国魂的消逝。零落的金玉和破碎的纸张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繁华已成过往,树木甘愿承受雕刻,隐喻着自然界的坚韧与牺牲精神。整体而言,诗中蕴含了对历史变迁、文化兴衰以及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吴妍因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末至近现代初社会风貌的复杂性,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失落的感慨与对自然永恒生命力的赞美。
爽垲虚明小洞天,巉岩垂乳类锋铦。
薰风习习来三面,夏雨萧萧欠一檐。
指顾群山劳应接,徘徊归骑纵观瞻。
门前绿水泓澄净,底处应须是谷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