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金陵秋气新,紫萸黄菊照江漘。
崔嵬一片龙山石,又见荆南落帽宾。
君到金陵秋气新,紫萸黄菊照江漘。
崔嵬一片龙山石,又见荆南落帽宾。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沈懋学游金陵归杭(其四)》描绘了秋天金陵(今南京)的景色,以及对友人沈懋学的怀念。首句“君到金陵秋气新”点明时令,秋意渐浓,给人清新之感;“紫萸黄菊照江漘”则通过紫萸和黄菊的盛开,展现出秋日的色彩斑斓,江边的景象生动活泼。
接下来,“崔嵬一片龙山石”借龙山石的雄伟形象,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也暗寓朋友的品格坚韧;“又见荆南落帽宾”则是用典故,提及荆南之地的友人,暗示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往昔欢聚的回忆,以“落帽宾”典故表达了对沈懋学的潇洒风度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金陵秋色的描绘和友人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离去的淡淡哀思。
市居厌烦嚣,山栖讶岑寂。
惟此半亩园,可以恣吾适。
远可揽溪山,近不越篱壁。
周垣缀牡蛎,甃坛斲方石。
庭庑不必宽,胡床只数尺。
中间列图书,兼以置琴奕。
盆鱼畜数头,时花随意植。充圈有鸡豚,良酝储庖■。
佳朋过即留,客散掩关息。
从容理编帙,兴至弄笔墨。
何必问舍田,谋道即谋食。
我有一小园,亦有耽书癖。
其奈尊常空,宾至无颜色。
尔今食稍饶,可以延嘉客。
拥书对良朋,此乐有何极。
只在此林庐,同欢不同宿。
书声近相闻,得句还相续。
凉雨澹幽轩,宵吟恒达旭。
晨兴理盥栉,散虑恣遐瞩。
叶光鉴初影,房栊霭新绿。
池鱼弄浅漪,谷鸟啼深竹。
耳目既无营,舒散任童仆。
入林虽未深,喜无往来躅。
澄潭摇绿树,百丈见游鳞。
垂钩新月随孤艇,荷笠闲云伴老身。
春来无限桃花水,懒问仙源碧山里。
鱼肥酒美笑自斟,草暖沙暄常晏起。
休论生计近如何,吹笛鸣榔发棹歌。
大隐不须加帝腹,太平宁用把周戈。
颇怪儿童呼系缆,洲前清浅静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