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平子寄宿中林》
《和平子寄宿中林》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只在此林庐,同欢不同宿。

书声近相闻,得句还相续。

凉雨澹幽轩,宵吟恒达旭。

晨兴理盥栉,散虑恣遐瞩。

叶光鉴初影,房栊霭新绿。

池鱼弄浅漪,谷鸟啼深竹。

耳目既无营,舒散任童仆。

入林虽未深,喜无往来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林中寄宿的情景,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只在此林庐”,点明了地点,隐居于山林之中,远离尘嚣。接着“同欢不同宿”表达了与友人共享欢乐,但各自安寝,体现了友情的纯粹与独立。

“书声近相闻,得句还相续”描绘了友人之间的交流,通过读书声和创作诗句来增进友谊,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凉雨澹幽轩,宵吟恒达旭”描述了雨后的清晨,诗人独自在幽静的轩中吟诗至天明,表现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晨兴理盥栉,散虑恣遐瞩”写出了诗人清晨起床后,整理仪容,放开心绪,远眺美景,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叶光鉴初影,房栊霭新绿”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光影,以及房前屋后的清新绿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池鱼弄浅漪,谷鸟啼深竹”则以动植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池中的鱼儿在水面上轻轻荡起涟漪,山谷中的鸟儿在竹林深处欢快地鸣叫,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耳目既无营,舒散任童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通过自然的耳目之乐得到放松,让心灵得以舒展。

最后,“入林虽未深,喜无往来躅”总结了诗人对山林的喜爱,即使只是浅浅地进入,也感到无比的喜悦,因为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自然与心灵的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康熙60万寿广济寺牌坊

算永东华,若木光腾春九十;

祥开南极,蟠桃花放岁三千。

(0)

杭州水月庵大士阁联

平堤分占西湖秀;杰阁留栖南海云。

(0)

陌上桑

艳色世所□,大义中自持。

岂不畏行露,蚕妾悯朝饥。

提笼行采桑,初日共容晖。

皓捥筑琼瑶,纤指削璠玙。

百卉敛芳气,蝶蝶随轻裾。

游鱼为之潜,翔鸟不能飞。

无情尚复尔,有情复何如。

观者倾路傍,行人立嗟咨。

何来贵使君,驷马故逶迟。

一顾五情瞀,目成心已驰。

无媒遣小吏,能否同车归。

义色拒心挑,芳言吐烈词。

结发事君子,贵贱两下渝。

夫婿况贤达,仕宦执金吾。

出入君所见,鸣佩貂襜䄖。

㷀㷀两顾兔,牝牡行追随。

夗央自有双,飞鸣不相离。

贫贱难为婿,贵盛难为妻。

使君秉高节,不及秦家姝。

靡靡桑间奏,促节柱屡移。

筝歌何慷慨,终曲更徘徊。

(0)

和诸家烟雨楼诗十首·其九

渌水菱歌荡綵船,吴歈尽唱想夫怜。

浓芳冶女妆相乱,艳曲旗亭伎共传。

海燕低翻横浦雨,征帆暝入太湖烟。

阑干曲曲閒凭遍,春思应归何处边。

(0)

桐乡夜泊和韵

桐乡无限绿,桑柘抱城湾。

微雨冷秋色,清溪明客颜。

岸花村径暝,船火夜渔还。

遥指青帘下,提壶叩竹关。

(0)

采莲童曲二首·其一

紫菱出四角,荷叶如车轮。

青童共鱼戏,不顾采莲人。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