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长也一斑。
举酒东荣挹江海,回樽落日劝湖山。
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笑指西南是归路,倦飞弱羽久知还。
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长也一斑。
举酒东荣挹江海,回樽落日劝湖山。
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笑指西南是归路,倦飞弱羽久知还。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苏轼在此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反思,以及对未来归隐田园的向往。
"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长也一斑"两句,诗人通过自我反省,感慨于自己过去追求功名利禄,未能如古人般早早领悟到生命中的真正清净与平淡。"静治"指的是心境的宁静和内心世界的修养。
接下来的"举酒东荣挹江海,回樽落日劝湖山"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美好景致中享受生命、感悟自然之美的场景。这里的"举酒"和"回樽"都是对饮酒时光的描述,但这并不简单是饮酒,更是在大自然面前畅饮,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两句,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中经历的种种悲喜交加有着深刻的体会,并且渴望能够超脱世俗纷争,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最后的"笑指西南是归路,倦飞弱羽久知还"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的向往,以及对疲惫生活状态的感慨。这里的"西南"很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中的归宿之地,而"倦飞弱羽久知还"则表达了长时间的奔波劳碌后,对回归自然、恢复本真状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苏轼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汎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碧霄孤鹤发清音,上宰因添望阙心。
睥睨三层连步障,茱萸一朵映华簪。
红霞似绮河如带,白露团珠菊散金。
此日所从何所问,俨然冠剑拥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