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狐裘》
《狐裘》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狐裘赊去止三金,大海投鱼两岁沈。

鹰马趁风嫌未急,檐阶负日苦长阴。

歌闻未必如金石,肘见真应捉领襟。

犹喜雪宵看信国,发冲冠顶汗淋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狐裘》。诗中以狐裘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狐裘赊去止三金,大海投鱼两岁沈”以狐裘赊借的微小代价与大海中鱼的沉没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测。狐裘虽廉价,却能保暖一时;而大海中的鱼,即便庞大,也难逃沉沦的命运。这不仅是对个人际遇的感叹,也是对世间万物命运的深刻洞察。

颔联“鹰马趁风嫌未急,檐阶负日苦长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鹰马在疾风中似乎嫌速度不够快,而檐下的台阶在漫长的阴天里承受着日光的苦楚。这里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了人在追求目标时的急切与无奈,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挣扎。

颈联“歌闻未必如金石,肘见真应捉领襟”则表达了对艺术与现实的思考。歌声或许美妙,但不一定能像金石一样永恒;而肘见(即从侧面看到)的真相,往往能触及人心,如同抓住衣襟一般直接有力。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表现与真实情感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尾联“犹喜雪宵看信国,发冲冠顶汗淋淋”以雪夜观国事的场景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注。尽管外界环境严酷,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与热忱,其情感之深可见一斑。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怀,也体现了明代士人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狐裘》一诗通过对狐裘、大海、鹰马、檐阶、歌声、肘见、雪夜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艺术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和张芸叟左司被赐资治通鉴

六世承平有史臣,紬书东洛布成均。

网罗遗佚三千载,采撷精华十九春。

天作冠篇坟典大,上思稽古宪章新。

乌台御史辞雠校,头白空馀汗简人。

(0)

王开府挽词三首·其三

连帅诸侯长,维师列爵隆。

仪刑宪万国,眷礼视三公。

白日年华尽,浮云世事空。

九原伊洛上,松柏自悲风。

(0)

和张二十五春日见寄五首·其二

莫恨生华发,唯须不负春。

风光无老少,祗属有情人。

(0)

温泉

砂床毓灵源,石液漱和气。

郁攸甑常蒸,觱沸鼎百沸。

人生本无垢,安用涤肠胃。

一瓢滟清肥,回首谢罗罻。

山深人迹罕,政以远为贵。

君看华清池,谈者至今讳。

(0)

春日览镜有感

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

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

有眼不自见,尚谓朱颜酡。

今朝镜中逢,惟悴如枯荷。

形骸既迁变,岁华复蹉跎。

悟此吁已晚,既悟当若何。

乌兔两恶剧,不满一笑呵。

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

儿童竞佳节,呼唤舞且歌。

我亦兴不浅,健起相婆娑。

(0)

知郡安抚以立春日揭所书新安郡榜南楼之上晓雪纷集邦人以为善祥遂开宴以落之辄赋长句一篇以附风谣之末

碧瓦朱甍上牛斗,妙墨新题森锁钮。

使君笔力挽春来,一夜飞花暗梅柳。

南山与楼相对高,向来千载争雄豪。

八分三字一弹压,众峰戢戢如儿曹。

人间盛事天不隔,急催此雪成三白。

未论千古福邦人,先卜明年满冈麦。

东风酒面吹凝酥,不辞醉倒归相扶。

短歌万一传乐府,湛辈亦与公名俱。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