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游限衰疾,一笑向西风。
思见青门外,曾临素浐东。
峰明云际寺,日出露寒宫。
行道禅长在,香尘不染空。
佳游限衰疾,一笑向西风。
思见青门外,曾临素浐东。
峰明云际寺,日出露寒宫。
行道禅长在,香尘不染空。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向西风中一笑,展现了超脱尘世的胸襟。"佳游限衰疾,一笑向西风"中的“衰疾”指的是疾病或衰老,但在这里更多地表达了一种精神状态,仿佛即使面对身体上的不适,也能以一笑置之。这份超然,是诗人对于僧侣修行态度的赞美。
"思见青门外,曾临素浊东"中,“青门”常指古代都城之门,这里可能是京城的象征。"素浊"形容水清澈,"曾临"则表明僧侣曾经到访过这里。诗人通过这两句,表现了对僧侣游历历史的回忆与怀念。
"峰明云际寺,日出露寒宫"描绘了一幅寺庙晨景,"峰明"指山峰清晰可见,"云际寺"则是位于云端之上的寺院。"日出露寒宫"中的“寒宫”可能指的是寺内的殿宇,或是对早晨气温的描写。这两句展现了僧侣所居住的清幽环境,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行道禅长在,香尘不染空"中的“行道”指的是僧侣修行之路,“禅长”则是专注于禅定之人。"香尘不染空"则表达了他们的心无挂碍,清净无为,不受世俗的污染。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僧侣超脱尘世、专注禅修的赞赏之情。
过了梅花,纵有春风,不如早还。
正燕泥日暖,草绵别路,莺朝烟澹,柳拂征鞍。
黎岭天高,建溪雷吼,归好不知行路难。
龟山下,渐青梅初熟,卢橘犹酸。名场老我闲关。
分岁晚诛茅湖上山。
叹龙舒君去,尚留破砚,鱼轩人老,长把连环。
镜影霜侵,衣痕尘暗,赢得狂名传世间。
君归日,见家林旧竹,为报平安。
火云嵯峨如叠嶂,百病攻衰非一状。
低檐小屋桑竹村,忽辱君来问亡恙。
蹶然揽衣起闯门,裹饭仍烦远相饷。
岁饥野外无供给,羞涩馀粮不盈盎。
我守此穷三十年,尚恐死前无力量。
君诚不以老弃予,苦语见规宜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