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晴景少,昼夜已平分。
寒锁花藏莟,风微水皱纹。
端成空识字,谁可共论文。
惟有铜炉在,时拈柏子焚。
春来晴景少,昼夜已平分。
寒锁花藏莟,风微水皱纹。
端成空识字,谁可共论文。
惟有铜炉在,时拈柏子焚。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过半时的景象,诗人感叹春日晴天稀少,白昼黑夜几乎等长。春寒料峭,花朵被寒气所困,藏于苞中未能盛开,水面则因微风而泛起细细的纹路。诗人独自品味这份宁静,感叹无人能与他一同探讨诗文的深意。最后,他唯有通过点燃铜炉,焚烧柏子,寻求片刻的精神寄托。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知识交流的渴望,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和内心世界。
籍甚西枢掾,居然出处光。
人犹思贺监,天未起张良。
南浦云应碧,东湖柳正黄。
古来求别驾,不是薄星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