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菊秋来好在无。寄声猿鹤莫情疏。
渊明不老久踟蹰。
打鼓枫林谁作社,枕溪茅屋忆吾庐。
去年醉倒倩人扶。
松菊秋来好在无。寄声猿鹤莫情疏。
渊明不老久踟蹰。
打鼓枫林谁作社,枕溪茅屋忆吾庐。
去年醉倒倩人扶。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松菊秋来好在无"一句,通过松树和菊花这两种常见而又耐寒的植物,表达了秋天的静谧与纯净,也隐含着诗人对高洁和坚韧不拔品质的向往。
接下来的"寄声猿鹤莫情疏",则是借用猿鸣鹤唳来比喻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不愿意轻易向外界透露自己的真实情感。这种隐晦的情感流露,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个性。
"渊明不老久踟蹰"一句,通过对古人渊明(即西汉时期的贤臣朱云)的赞美,表达自己对于知识和智慧不论年岁永远尊崇的态度。"踟蹰"形容行动迟缓,或可理解为诗人在追求知识和智慧上的执着和不急于求成。
至于"打鼓枫林谁作社,枕溪茅屋忆吾庐",则是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与回忆。"打鼓"可能指的是山中溪流冲击岩石的声音,"枫林"和"茅屋"都是山野中的景象。而"忆吾庐"表明这些景色都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居所,这些自然之美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契合。
最后的"去年醉倒倩人扶",则是对往事的一种回忆。诗人在描述自己去年的某个场景,那时候可能是在宴席上饮酒过度,甚至醉倒需要他人搀扶。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