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阇黎从上人予往年香火院学徒也去之天竺益求其师之说归为邑人言之予自江东归见于昭庆寺喜其进学不已为作此诗》
《阇黎从上人予往年香火院学徒也去之天竺益求其师之说归为邑人言之予自江东归见于昭庆寺喜其进学不已为作此诗》全文
宋 / 毛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世外忘家子,归来谁与游。

烧香如意夜,茹菊钵盂秋。

独节已萧冷,诸缘应罢休。

渡江闻道日,少为故山留。

(0)
翻译
一个在世外忘记家庭的人,回来后还能和谁一同游玩呢?
夜晚燃香如意,秋天品尝菊花,生活简单而宁静。
独自过着清寂的生活,所有的尘缘应当就此放下。
听说要渡江离去的日子,希望能稍微停留,为了那片故乡的山峦。
注释
世外:远离尘世。
忘家子:忘记家庭的人。
归来:返回。
游:游玩。
烧香如意:点燃如意形状的香。
茹菊:吃菊花。
钵盂:僧侣用的食具。
秋:秋天。
独节:孤独的节操。
萧冷:清冷。
诸缘:各种缘分。
罢休:结束。
渡江:过江。
闻道:听说。
少:稍微。
故山:故乡的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来的修行者,表达了对尘世羁绊的超脱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开篇“世外忘家子,归来谁与游”两句,既是对自己修行境界的写照,也隐含着一种孤独感,似乎在问自己归来后,将与谁共同游历。

接着,“烧香如意夜,茹菊钵盂秋”两句,通过烧香和赏花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好时节的感受。其中“如意”指的是一心向善,无所求全的境界,而“茹菊”则是指菊花,是秋天的象征,既有季节之转,也暗示了时间流逝和无常。

“独节已萧冷,诸缘应罢休”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断绝红尘牵绊的情怀。诗人在强调自己已经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独立和清凉,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世俗之缘的放下。

最后,“渡江闻道日,少为故山留”两句,通过渡江和闻道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归宿之地的向往。这里的“故山”不仅是指具体的地理之所,也象征着精神上的依托和归属。

整首诗语言简约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向往心灵家园的修行态度。

作者介绍
毛滂

毛滂
朝代:宋   字:泽民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生辰:1056——?约1124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步虚四首·其二

瀛海日月渊,蓬壶仙圣宅。

驾鹤一时游,海面日夜窄。

人生蜉蝣耳,一鬨瓦瓮中。

天地广如许,谁能发其蒙。

丹书千卷藏一尘,子能求之勿从人。

晴窗趺坐春满腹,昆崙待得丹芝熟。

(0)

江郊

白草江郊暮,青帘野店秋。

喧呼估船客,嵬峨饮家流。

老岂题桥柱,愁惟倚寺楼。

更伤昏涩眼,烟际数归牛。

(0)

杂感五首·其五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

秋毫失固守,金丹亦奚为。

所以古达人,一意坚自持。

魔鬼虽百万,敢犯堂堂师。

(0)

古风三首·其一

少年慕黄老,雅志在山林。

火食亦彊勉,宁有婚宦心。

失脚堕世网,衰病忽侵寻。

放逐适天幸,独恨山未深。

一床元不睡,翛然横素琴。

开门毛发冷,湖阔月欲沈。

(0)

书感二首·其一

翟公冷落客散去,萧尹谴死人所怜。

输与桐君山下叟,一生散发醉江天。

(0)

书意三首·其三

唐尧授人时,妙用均造化。

我读七月诗,周室亦其亚。

彼用治四海,我敛之一身。

至理之所在,太山等微尘。

鍊气以成真,岂复有它术。

譬如尊六经,百氏当尽黜。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