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碑别正朔,祠祝虏衣冠。
神亦岂堪此,出门山雨寒。
牲碑别正朔,祠祝虏衣冠。
神亦岂堪此,出门山雨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癸丑七月二十七夜梦游华岳庙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尊严的深深忧虑。"牲碑别正朔"暗示了外族统治下,原有的祭祀制度和文化象征被替代,令人感到凄凉;"祠祝虏衣冠"则揭示了异族在庙宇中占据主导,令人痛心。"神亦岂堪此"直抒胸臆,连神灵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最后"出门山雨寒"以景结情,渲染出一种悲凉、压抑的气氛,寓示着国家和个人的困境如同山雨般寒冷而严峻。
整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国沦丧、文化凋零的深切哀思,以及对恢复民族尊严的热切期盼。
今日重九宴,去岁在京师。
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园期。
嘉节始云迈,周辰已及兹。
秋山满清景,当赏属乖离。
凋散民里阔,摧翳众木衰。
楼中一长啸,恻怆起凉飔。
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
君侯枉高鉴,举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
何以酬明德,岁晏不磷缁。
时节乃来集,欣怀方载驰。
平明大府开,一得拜光辉。
温如春风至,肃若严霜威。
群属所载瞻,而忘倦与饥。
公堂燕华筵,礼罢复言辞。
将从平门道,憩车沣水湄。
山川降嘉岁,草木蒙润滋。
孰云还本邑,怀恋独迟迟。
终日愧无政,与君聊散襟。
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
朗咏竹窗静,野情花径深。
那能有馀兴,不作剡溪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