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朝十五时,望陵作歌舞。
歌舞綵云空,佳人化为土。
月朝十五时,望陵作歌舞。
歌舞綵云空,佳人化为土。
这首诗《铜雀妓》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描绘了一幅凄美的历史画面,通过月圆之夜的歌舞场景,映射出铜雀台下佳人的命运变迁与时间的无情流逝。
“月朝十五时,望陵作歌舞。” 开篇以月圆之夜为背景,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着一种特殊的氛围和情感。月圆之夜,本是团圆与美好的象征,然而在铜雀台上,却上演了一场为已故君王而举行的歌舞表演。这不仅是一种对逝去岁月的缅怀,也暗含着对权力更迭、世事无常的感慨。
“歌舞綵云空,佳人化为土。” 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歌舞虽盛,但“綵云空”三字形象地描绘了繁华背后的虚空与短暂。随着歌舞的结束,佳人们终将归于尘土,这一幕既是对个体生命有限性的哀叹,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美好瞬间转瞬即逝的感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易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惋惜。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当下与未来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
悲哉天宝时,帝耄政不修。
宠幸尊妇人,阴极阳已柔。
外戚盛本枝,栉比封列侯。
丞相大将军,备位甚悠悠。
天下安既久,积渐力不周。
车服金玉焕,黎庶饥寒愁。
骊山温泉宫,昼幸与夜游。
一游百司备,万费一日休。
虽能心自快,化作神稷忧。
国忠恣吞噬,林甫怀奸偷。
胡雏据太原,钟鼓无计收。
黄尘满长安,惨黩九庙羞。
唐天未使绝,返正知疾瘳。
自兹游赏地,荆棘生荒秋。
旧物悉已废,蜘蛛挂重楼。
览者咸寒心,一过三回头。
因知帝王业,坚固宣鸿猷。
岂可信嗜欲,侮弄生疮疣。
雕墙峻宇诫,简牍况有由。
翻思黍离章,续之应可仇。
本支兄弟十一人,眼前仅有六人存。
于中少者亦头白,世事短长难具论。
老兄年来苦多疾,安乐窝中且将息。
肯复营营供物奴,颇闻吾弟今得力。
是身出没如云浮,弹指百年谁转头。
死生富贵自天命,本无一事吾何求。
我闻旡妄不须药,君行有眚君应觉。
鸰原未用忧急难,且来伴我山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