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级崔嵬万木中,最堪影势似难同。
栏杆夜压江心月,铃铎秋摇岳顶风。
重叠画檐遮世界,稀疏清磬彻虚空。
有时问著禅僧路,笑指丹霄去不穷。
数级崔嵬万木中,最堪影势似难同。
栏杆夜压江心月,铃铎秋摇岳顶风。
重叠画檐遮世界,稀疏清磬彻虚空。
有时问著禅僧路,笑指丹霄去不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万木丛中的高塔,其巍峨耸立,影子独特,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夜晚,月光照射在栏杆上,仿佛被压低了,而秋风吹过塔顶的铃铎,声音穿透了山岳间的宁静。塔檐重重叠叠,遮蔽了世界的喧嚣,唯有清脆的磬声悠然回荡在空旷的天空。诗人向禅僧询问通往佛理的道路,僧人笑着指向直入云霄的丹霄之路,暗示着修行的道路无尽深远。整体上,此诗以景寓情,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极目湖光里,招提万顷田。
庭荒无马迹,木落见炊烟。
今日山林畔,他年香火缘。
烦师瀹春茗,为说小乘禅。
夜帆起奔牛,乌竿鸣五两。
百年几寒暑,两岁五来往。
竟不到惠山,闲日真难享。
闻道山中泉,煮茗蒙珍赏。
当年京浙递,不洗牛李党。
故人在邑中,乃汉三径蒋。
欲击月下门,正想鼻雷响。
兹山君常到,此约吾又爽。
且复卜后来,归程一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