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刘尊师》
《寄刘尊师》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世间荏苒萦此身,长望碧山到无因。

白鹤徘徊看不去,遥知下有清都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zūnshī
táng / wéiyìng

shìjiānrěnrǎnyíngshēnchángwàngshāndàoyīn

báipáihuáikànyáozhīxiàyǒuqīngdōurén

注释
世间:指人间,世界。
荏苒:形容时间渐渐过去。
萦此身:萦绕在身边,此处指被世俗事务牵绊。
长望:长久地眺望。
碧山:青翠的山峦。
到无因:无法达到或亲近的原因。
白鹤:象征纯洁和高雅。
徘徊:来回飞翔,犹豫不决。
看不去:看它不肯离开。
下有:山下有。
清都人:清都,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指隐居的高洁之士。
翻译
时光飞逝,我身陷其中,常常遥望青翠的山峦,却无法亲近。
白鹤在周围盘旋不愿离去,想必那里隐居着清高的人士。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与隐逸生活的诗句,充满了淡远和超脱的情怀。诗人通过“荏苒”一词勾勒出世间纷扰复杂的现实,而“我”则选择了在碧山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宁静。这里的“长望”不仅是肉眼之视,更蕴含着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接下来的“白鹤徘徊看不去”,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白鹤徘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但又不愿离去,这里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淡泊。

“遥知下有清都人”,则是诗人对于远方山水间有人居住的感知。这里的“清都”可能指的是一个既幽静又洁净的地方,诗人通过遥望这种环境来表达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背离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以其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高远情操。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内道场永讙上人就郡见访,善说维摩经,临别请

五夏登坛内殿师,水为心地玉为仪。
正传金粟如来偈,何用钱唐太守诗。
苦海出来应有路,灵山别后可无期。
他生莫忘今朝会,虚白亭中法乐时。

(0)

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时予亦宿崔家依仁新

陋巷掩弊庐,高居敞华屋。
新昌七株松,依仁万茎竹。
松前月台白,竹下风池绿。
君向我斋眠,我在君亭宿。
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独。
何必本主人,两心聊自足。

(0)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喜与杭越邻郡,因成长

三郡何因此结缘,贞元科第忝同年。
故情欢喜开书后,旧事思量在眼前。
越国封疆吞碧海,杭城楼閤入青烟。
吴兴卑小君应屈,为是蓬莱最后仙。

(0)

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罗刹之谑,因嘲

君问西州城下事,醉中叠纸为君书。
嵌空石面标罗刹,压捺潮头敌子胥。
神鬼曾鞭犹不动,波涛虽打欲何如。
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有余。

(0)

重答刘和州

分无佳丽敌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
随分笙歌聊自乐,等闲篇咏被人知。
花边妓引寻香径,月下僧留宿剑池。
可惜当时好风景,吴王应不解吟诗。

(0)

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首,诗中多叙苏杭

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
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
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
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