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之水近当门,荇叶芹芽煖正繁。
不问主人还看竹,每逢邻叟为开尊。
燕归王谢江边宅,犬吠朱陈柳外村。
步屧春风归去晚,野童篝火候篱根。
太湖之水近当门,荇叶芹芽煖正繁。
不问主人还看竹,每逢邻叟为开尊。
燕归王谢江边宅,犬吠朱陈柳外村。
步屧春风归去晚,野童篝火候篱根。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陈基的《次韵钱伯行江上春暮》描绘了江南水乡春天的景象。首句“太湖之水近当门”,写出了太湖之水清澈,仿佛就在眼前,给人以亲近之感。接着,“荇叶芹芽煖正繁”描绘了岸边植物生机盎然,一片繁茂,透露出春天的温暖气息。
“不问主人还看竹,每逢邻叟为开尊”两句,通过主人与邻居的互动,展现了人情淳朴和邻里之间的和睦。诗人不仅欣赏竹林,还主动为邻居打开酒樽,共享春日的美好时光。
“燕归王谢江边宅,犬吠朱陈柳外村”则借燕子归巢和犬吠声,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活气息,暗示着时光流转,春去秋来。最后,“步屧春风归去晚,野童篝火候篱根”描绘了诗人踏着春风归家,天色已晚,孩童们在篱笆边守候,围着篝火,画面温馨而富有生活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日的田园风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
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
灵境若髣髴,烂柯思再逢。
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
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
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
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
云窥香树沓,月见色天重。
永夜寄岑寂,清言涤心胸。
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
长史画神独感神,高步区中无两人。
雅而逸,高且真,形生虚无忽可亲。
降魔大戟缩在手,倚天长剑横诸绅。
慈威示物虽凛凛,在德无秋唯有春。
吾知真象本非色,此中妙用君心得。
苟能下笔合神造,误点一点亦为道。
写出霜缣可舒卷,何人应识此情远。
秋斋清寂无外物,盥手焚香聊自展。
忆昔胡兵围未解,感得此神天上下。
至今云旗图我形,为君一顾烟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