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
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
灵境若髣髴,烂柯思再逢。
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
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
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
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
云窥香树沓,月见色天重。
永夜寄岑寂,清言涤心胸。
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
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
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
灵境若髣髴,烂柯思再逢。
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
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
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
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
云窥香树沓,月见色天重。
永夜寄岑寂,清言涤心胸。
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古朴,充满了对自然之美与仙境遐想的情愫。
首句“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表达了诗人对谢灵运的崇敬,以及想要追随他去探访幽深之地的愿望。谢灵运以游山玩水闻名,而“幽期”则显示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中,“果回”可能指的是果敢回归自然,“青骢臆”形容马匹轻快自如,而“共蹑玄仙踝”则是说与仙人一同踏访仙境之地,这里的“蹑”字用得非常生动,传达了一种追随仙迹的神秘感。
“灵境若髣髴,烂柯思再逢”中的“灵境”指的是那充满灵气的自然环境,“若髣髴”形容其迷离而难以捉摸,而“烂柯”则是诗中出现的地名,这里的“思再逢”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渴望和留恋。
“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中,“飞梁”形容山势连绵如飞,“丹霞”指的是红色的岩石或云彩,而“古局”则是指古老的边界,这里的“苍苔封”则形容时间长久,物是人非。
以下几句“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诗人在回忆过去的智慧和道德标准,同时对现在的冷清孤寂感到困惑。在描述蕙兰之楼高耸入云,莲花宫殿开阔于山中之后,诗人提到过去化鹤成仙,现在则是守护佛法的龙,这些都是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表达。
“云窥香树沓,月见色天重。永夜寄岑寂,清言涤心胸。”这里,“云窥”形容云雾缝隙之间,“香树沓”则是指香气浓郁的树木,而“月见色天重”则描绘出月光下的天空如同重叠的帷幕。诗人在永夜之中寄托于山寂静之地,以清净的话语洗涤心灵。
最后,“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表达了对未来千年的美好预期,将自己的一番感悟和游历的经历记录在岩石上的松树之间,这里的“盛游”意味着广阔而自由的旅行生活,而“书在岩中松”则是留下痕迹,传递给后世的方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仙境遐想,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在的深切愿望。
翠禽啼紧空闺暮,残妆都怨朱粉。
玉钗微堕一枝斜,篱角黄昏近。看月下、疏香暗引。
春愁先上徐娘鬓。
向纸阁芦帘,傍烛影、低迷夜来,无限丰韵。
争奈绛缕凄凉,冷红吹罢,那时归又难准。
髻鬟低处不胜寒,自倚东风问。
怕竹外、腰支瘦损,琼奁珠琲飘零尽。
待寄回、西州句,双挽刍雅,玉奴栖稳。
故山老鹤。等酒人散尽,飞归池阁。
漫倚焦琴,斜日想思满京洛。
知否休文病起,浑怕忆、西园花药。
但自掩、独树闲门,灯影惜孤酌。深约。更寂寞。
待问取断鸿,去程难托。素衾怨薄。
江上春寒晚来恶。
千里谁携梦转,丝鬓有、东风吹觉。
怕秀句、题未了,野棠又落。
秋老山桥虎气沈,霜风呼酒旧登临。
梵钟出树岩扉迥,渔火通波雨坞深。
连棹路,五湖心。别来三见冷枫吟。
白云定识非生客,莫枉芝崦鹤梦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