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岳多真境,禅宫路更深。
五峰常隐日,双树自成林。
涉涧逢瑶草,临流漱玉琴。
晚钟归骑缓,沉醉北山岑。
灵岳多真境,禅宫路更深。
五峰常隐日,双树自成林。
涉涧逢瑶草,临流漱玉琴。
晚钟归骑缓,沉醉北山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禅寺景象。诗人于慎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灵岳之上的真境与禅宫的深邃。五峰环绕,阳光似乎难以触及,双树独立,自成一片葱郁的森林。诗人漫步其间,涉过清涧,遇见瑶草,临水弹琴,享受着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之美。傍晚时分,寺院的钟声悠扬响起,诗人与友人缓缓归去,醉心于北山的静谧之中。
此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禅意。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表达了对精神世界探索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闽藩大府多从事,延陵公子非凡吏。
簿书八郡览清名,刀笔千人让初试。
南宫今去考功名,迢递河山入帝京。
画省堂中拜方伯,丽樵门外别同声。
纷纷祖道螺江口,午日蝉声市门柳。
丹荔高堆玛瑙盘,玉壶满载葡萄酒。
官船击鼓离歌发,一片炎云海波阔。
彭蠡惊心楚树秋,白门买笑吴门月。
西游毕竟沐恩多,应与群公接佩珂。
若对韩休高待诏,道予问讯今如何。
宽则得众理不易,居上不宽何足观。
明察谓能别善恶,察察为明明亦昏。
知人善任古所重,用人不疑乃至言。
有天下者视其量,意度阔略为本根。
圣资聪睿愿勿用,涵盖天地苏元元。
此理至深孰能解,责难敢以陈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