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寄黉宫岁月深,六经奥旨足搜寻。
曾闻太乙燃藜夜,因识先生苦用心。
耳目渐知霄汉近,头颅未受雪霜侵。
明年拟谒金銮去,仙桂飘香满上林。
身寄黉宫岁月深,六经奥旨足搜寻。
曾闻太乙燃藜夜,因识先生苦用心。
耳目渐知霄汉近,头颅未受雪霜侵。
明年拟谒金銮去,仙桂飘香满上林。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四景为主事司叔端赋(其一)黉舍穷经》描绘了作者在学府中深入研读经典的场景。首句“身寄黉宫岁月深”表达了诗人沉浸在书斋学习中的专注与时间的沉淀,暗示了求学生活的刻苦与执着。次句“六经奥旨足搜寻”进一步强调了对儒家经典深入探究的精神。
“曾闻太乙燃藜夜”借用古人夜以继日苦读的典故,形象地刻画了先生(可能指导师或自己)勤奋不倦的形象。“因识先生苦用心”则直接赞美了师长的辛勤付出和对学问的热爱。接下来,“耳目渐知霄汉近”寓意知识的积累使诗人眼界开阔,如同接近天庭,表现出读书带来的精神升华。
尾联“头颅未受雪霜侵”暗指诗人尚未经历世俗的磨砺,保持着青年人的纯真和锐气。“明年拟谒金銮去,仙桂飘香满上林”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仕途的期待,希望如桂花飘香般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踏上仕途之路。
整首诗通过描绘学习生活,赞扬了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岁云暮。叹光阴苒苒能几许。
江梅尚怯馀寒,长安信音犹阻。春风无据。
凭阑久,欲去还凝伫。
忆溪边月下徘徊,暗香疏影庭户。
朝来冻解霜消,南枝上,香英数点微露。
把酒看花,无言有泪,还是那时情绪。
花依旧、晨妆何处。谩赢得、花前愁千缕。
尽高楼、画角频吹,任教纷纷飞絮。
梅将雪共春。彩艳灼灼不相因。
逐吹霏霏能争密,排枝碎碎巧妆新。
谁令香来满坐,独使净敛无尘。
芳意饶呈瑞,寒光助照人。
玲珑次第开已遍,点缀坐来频。
那是俱怀疑似,须知造化,两各逼天真。
荧煌清影初乱眼,浩荡逸气忽迷神。
未许琼花并重,将从玉树相亲。
先期迎献岁,更同歌酒占兹辰。
六华蜡蒂相辉映,轻盈敢自珍。
当年早梅芳,曾邂逅、飞琼侣。
肌云莹玉,颜开嫩桃,腰支轻袅,未胜金缕。
佯羞整云鬟,频向人、娇波寄语。
湘佩笑解,韩香暗传,幽欢后期难诉。梦魂顿阻。
似一枕、高唐云雨。蕙心兰态,知何计重遇。
试问春蚕丝多少,未抵离愁半缕。凝伫。
望凤楼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