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隐林皋几放歌,蓬玄西洞长烟萝。
清溪日落鱼梁出,翠嶂天长鸟道过。
醉里白云挥袖满,秋来明月倚阑多。
不辞便作风尘客,鹤怨猿惊可奈何。
旧隐林皋几放歌,蓬玄西洞长烟萝。
清溪日落鱼梁出,翠嶂天长鸟道过。
醉里白云挥袖满,秋来明月倚阑多。
不辞便作风尘客,鹤怨猿惊可奈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独处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首联“旧隐林皋几放歌,蓬玄西洞长烟萝”中,“旧隐”点明了诗人曾经隐居于此,而“放歌”则展现了他在此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蓬玄西洞长烟萝”则以蓬莱仙山的西洞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清溪日落鱼梁出,翠嶂天长鸟道过”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山林景象。清溪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澈,日落之后,鱼儿开始游动;而远处的翠绿山峰与天际相连,鸟儿在空中飞翔,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
颈联“醉里白云挥袖满,秋来明月倚阑多”则通过“醉里”二字,暗示了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融入了自然之中,仿佛与白云共舞,与明月相伴。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尾联“不辞便作风尘客,鹤怨猿惊可奈何”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尘世,也不愿放弃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即便面对外界的不解或非议,也愿意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妥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闺房却忆少年时,夫妻宛转情相宜。
双行花阶种萱草,青春二八早生儿。
儿啼银盆浴兰水,满家见者谁不喜。
朝来抱出拜舅姑,爱似明珠更无比。
即今父老子生孙,旧时能得几人存。
北邙荒冢卧狐兔,黄昏燐火游孤魂。
世人惟思儿女好,寒食清明图祭扫。
请看南邻白发翁,有子累累长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