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房却忆少年时,夫妻宛转情相宜。
双行花阶种萱草,青春二八早生儿。
儿啼银盆浴兰水,满家见者谁不喜。
朝来抱出拜舅姑,爱似明珠更无比。
即今父老子生孙,旧时能得几人存。
北邙荒冢卧狐兔,黄昏燐火游孤魂。
世人惟思儿女好,寒食清明图祭扫。
请看南邻白发翁,有子累累长不饱。
闺房却忆少年时,夫妻宛转情相宜。
双行花阶种萱草,青春二八早生儿。
儿啼银盆浴兰水,满家见者谁不喜。
朝来抱出拜舅姑,爱似明珠更无比。
即今父老子生孙,旧时能得几人存。
北邙荒冢卧狐兔,黄昏燐火游孤魂。
世人惟思儿女好,寒食清明图祭扫。
请看南邻白发翁,有子累累长不饱。
这首元代诗人叶兰的《南邻老翁叹》,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世态炎凉。
开篇“闺房却忆少年时”,以回忆的方式引入主题,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而充满生机的场景中。接着,“夫妻宛转情相宜”描绘了年轻夫妻间的甜蜜与和谐,以及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双行花阶种萱草,青春二八早生儿”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幸福氛围,同时预示着新生命的到来,充满了喜悦与希望。
然而,诗的转折点在于“儿啼银盆浴兰水”,通过孩子啼哭这一细节,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挑战。紧接着,“满家见者谁不喜”看似矛盾地表达了即使在困难中,家人之间的爱与支持依然存在,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喜悦背后隐藏的辛酸。
“朝来抱出拜舅姑,爱似明珠更无比”描绘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体现了家庭成员间深厚的亲情。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即今父老子生孙,旧时能得几人存”一句,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北邙荒冢卧狐兔,黄昏燐火游孤魂”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自然界的轮回,同时也暗含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最后,“世人惟思儿女好,寒食清明图祭扫”表达了人们对后代的关爱与对祖先的纪念,但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无奈。
“请看南邻白发翁,有子累累长不饱”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对比南邻老翁及其众多却饥饿的孩子,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公,以及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性,引人深思。
年少一仙官,清羸驾綵鸾。
洞宫云渺渺,花路水漫漫。
岁计芝田熟,晨装月帔寒。
遥知小山桂,五马待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