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赴资阳经嶓冢山》
《赴资阳经嶓冢山》全文
唐 / 羊士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宁辞旧路驾朱轓,重使疲人感汉恩。

今日鸣驺到嶓峡,还胜博望至河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jīngzhǒngshān
táng / yángshìè

níngjiùjiàzhūfānzhòng使shǐréngǎnhànēn

jīnmíngzōudàoxiáháishèngwàngzhìyuán

注释
宁:宁愿。
辞:放弃。
旧路:熟悉的道路。
驾:乘坐。
朱轓:华丽的马车。
重使:再次让。
疲人:疲惫的人们。
感:感受到。
汉恩:汉朝的恩惠。
今日:现在。
鸣驺:驾车的马夫或仪仗队。
嶓峡:地名,嶓山和峡水,代指偏远地区。
还:更。
胜:超过。
博望:博望侯张骞,这里借指使者。
河源:黄河源头。
翻译
宁愿放弃熟悉的道路乘坐华丽的马车
再次让疲惫的人们感受到汉朝的恩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旧地,感怀往昔的情景。"宁辞旧路驾朱轓"表明诗人不惜离别旧时足迹,而选择乘坐华丽的车辆(朱轓)重新踏上曾经的道路。这句话既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也透露出对过往的眷恋。

"重使疲人感汉恩"则表达了诗人再次出发,虽然身心俱疲,但仍旧被古代贤君的恩泽所感动。这里的"汉恩"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汉朝的恩惠,暗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先贤德政的怀念。

接下来的"今日鸣驺到嶓峡"写出了诗人在当日到达了嶓冢山这一特定的地点。"鸣驺"一词通常指的是车马行进的声音,这里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队伍经过山谷,声响回荡的情景。

最后的"还胜博望至河源"则是说相比于以前到过的博望(一个地方名字),这次到达嶓冢山更为成功,或许是在自然美景上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这里的"河源"可能是指诗人所到之地的一处风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自然山川的深切情感。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个人的豪迈情怀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作者介绍
羊士谔

羊士谔
朝代:唐   籍贯:泰山(今山东泰安)   生辰:约762~819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猜你喜欢

观世音像赞

观见世间,苦痛之心。而往救之,脱彼呻吟。

咄,千□□□,□□只眼。曰何以故,以心观心。

(0)

次韵康庆之秋雨喜凉书怀五首·其三

补衮据鼎鼐,赐履铭旂常。

流汗每浃背,孰知北窗凉。

协力诛楚新,见忌于高光。

商山与富春,采钓庸何伤。

(0)

再赋春寒

已近江南煮酒天,单衣时节更重绵。

女郎斗草频呵手,老子看花剩耸肩。

归燕迎风帘外语,新鹅怯水岸间眠。

雪如柳絮絮如雪,醉眼难禁故放颠。

(0)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其八

不见渊明面,渊明心可见。

问何以见之,老菊耐霜霰。

尚欲招祖谢,岂不鄙湛羡。

市朝纷屠剥,禄位甘苟贱。

高举能免此,学陶亦云善。

(0)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其十

世短心徒长,日暮道更远。

偶荣匪运泰,骤落非命蹇。

王侯死无葬,将相谪不返。

贱穷齿秃缺,尚许啖粝饭。

配享宣尼庙,文学可商偃。

云何从祀庑,传注王郑混。

平生三万卷,晚节叶粪本。

外华已焉哉,袯襫谢公衮。

(0)

梅魂次周斐然韵

搜香索影夜凝神,楚些招还萼绿真。

月底似逢和靖老,风前恍见寿阳人。

清寒不类巫山梦,素艳全非洛浦尘。

尤物有灵生幻相,凭谁貌取补之春。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