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崦东冈取次行,倚松小立又诗成。
山风溪月宝无价,牧笛樵歌画有声。
半顷莱田供伏腊,一间茅屋老升平。
未知沮溺今何似,却怕诸生问姓名。
西崦东冈取次行,倚松小立又诗成。
山风溪月宝无价,牧笛樵歌画有声。
半顷莱田供伏腊,一间茅屋老升平。
未知沮溺今何似,却怕诸生问姓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闲适生活和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开篇“西崦东冈取次行,倚松小立又诗成”两句,诗人选取西崦山麓间的东冈作为游历之地,每次经过这里都会停留片刻,倚靠在松树下写诗。这些动作表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其创作诗歌时的灵感来源。
接下来的“山风溪月宝无价,牧笛樵歌画有声”两句,通过对比山风、溪月与画中的声音,强调了自然之美是无价的,而农夫的牧笛声和樵夫的歌声则如同画中有声,使得整个环境充满了生机。
“半顷莱田供伏腊,一间茅屋老升平”两句,则描绘了一片小小的莱田,足以供应过年,以及一间简陋的茅屋里,诗人在岁末时光平静无忧地生活着。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最后,“未知沮溺今何似,却怕诸生问姓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变化的不了解,同时也表现出一种隐逸之情,不愿意被世人打扰,担心别人询问自己的名字,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对于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
金粟堆边,冰蒲水畔,紫骝迢递迎来。
月中惊见,光艳似云开。
桑落沾唇半醉,将长笛,弄向秦台。
天明去,挥鞭岸曲,愁杀渡人催。徘徊。
空叹惜,桃花易嫁,凤子难媒。
和香雨氤氲,飞作尘埃。
坠井银瓶永绝,谁复取、仙液盈杯。
应知尔,三春绣阁,幽寂委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