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青灯眼欲昏,谁知曾亦望中原。
雨荒塞草秋如洗,雪拥春蓑夜自温。
宠辱易生分别想,是非政可鹘崙吞。
不论茅屋锄犁外,但守平生六二坤。
半世青灯眼欲昏,谁知曾亦望中原。
雨荒塞草秋如洗,雪拥春蓑夜自温。
宠辱易生分别想,是非政可鹘崙吞。
不论茅屋锄犁外,但守平生六二坤。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汪宰见寄(其二)》。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意境颇为深远。
"半世青灯眼欲昏,谁知曾亦望中原。"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半生光阴如同青灯照亮夜晚,而年华老去,视力渐衰,但内心深处依然怀念曾经所向往的中原。
"雨荒塞草秋如洗,雪拥春蓑夜自温。"
这里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秋天的雨水浸润了荒凉的塞草,如同清洗一般;而在春天,积雪覆盖着茅屋,寒冷之中却也能感受到一种自发的温暖。
"宠辱易生分别想,是非政可鹘崙吞。"
诗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深刻体悟:荣华与耻辱往往难以预料,人心所向随波逐流,对于是非曲直的判断如同高不可攀的鹘崙山峰。
"不论茅屋锄犁外,但守平生六二坤。"
最后两句诗反映了诗人的超脱与淡泊之心,不去在意茅屋周围的世事纷争,仅仅是保持着内心的平和安宁,守护着自己简朴而又充实的生活。
方岳通过这首诗,以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变迁与世事沧桑,同时也展现了个人对于故土、往昔以及精神家园的深切情感。
明季能诗家,孰与渤海俦。
偶然披此图,喜复晤青邱。
纱幮对快晴,爽风荡轻裯。
胡乃滃勃云,不离几案头。
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
幼文图成之,老笔殊难侔。
昔读大全集,旷若乘虚舟。
末由涉其籓,如望沧瀛洲。
是诗久成诵,叫绝杯屡浮。
乃今见手迹,动我逸兴幽。
由来出伦材,美备原可求。
诗情鸟云飞,字法龙空游。
适然成三绝,展卷不忍收。
曾闻白云亭,高躅传郭休。
亦越浮云诗,閒澹忆苏州。
古人渺其远,谁能胜一筹。
正如彼行云,踪迹难延留。
云留固已佳,与之偕由由。
云去亦云得,绝无得失愁。
虚堂清昼閒,无梦寻庄周。
拈来一赓韵,讵论工与不。
惟以纪时日,乾隆丙寅秋。
《题徐贲眠云轩图用高季迪韵》【清·弘历】明季能诗家,孰与渤海俦。偶然披此图,喜复晤青邱。纱幮对快晴,爽风荡轻裯。胡乃滃勃云,不离几案头。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幼文图成之,老笔殊难侔。昔读大全集,旷若乘虚舟。末由涉其籓,如望沧瀛洲。是诗久成诵,叫绝杯屡浮。乃今见手迹,动我逸兴幽。由来出伦材,美备原可求。诗情鸟云飞,字法龙空游。适然成三绝,展卷不忍收。曾闻白云亭,高躅传郭休。亦越浮云诗,閒澹忆苏州。古人渺其远,谁能胜一筹。正如彼行云,踪迹难延留。云留固已佳,与之偕由由。云去亦云得,绝无得失愁。虚堂清昼閒,无梦寻庄周。拈来一赓韵,讵论工与不。惟以纪时日,乾隆丙寅秋。
https://shici.929r.com/shici/Vc1QBD.html
陵谷高深旋转为,元凯好誉真情痴。
磨石历历纪勋绩,碑虽有二同其辞。
一立岘山巍巍之峰巅,一沉万山窈窈之深溪。
当时所重不在岘首褒功之片玉,将谓沧桑变后潭底发露征南事业仍与之俱齐。
孰知世界仍此潜碑未审何时见,丰碣早毁岘山虽在无从复考黄绢之色丝。
呜呼元凯好誉真情痴,何如同时叔子惟一堕泪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