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三十九》
《诗·其三十九》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若论常快活,唯有隐居人。

林花长似锦,四季色常新。

或向岩间坐,旋瞻见桂轮。

虽然身畅逸,却念世间人。

(0)
注释
若论:如果说起。
常快活:经常感到快乐。
唯有:只有。
隐居人:隐居避世的人。
林花:山林中的花。
长似锦:长久如同织锦般美丽。
四季:一年四季。
色常新:颜色总是新鲜的。
或向:有时面向。
岩间:岩石之间。
坐:静坐。
旋瞻:随即眺望。
桂轮:指月亮,因古人常以桂树象征月亮。
虽然:尽管。
身畅逸:身体感到舒畅自由。
却念:但是心里想着。
世间人:世上的其他人。
翻译
说到时常快乐,只有隐居的人能体会。
山林中的花朵常年如锦绣,四季的颜色总是焕然一新。
有时在岩石间静坐,转眼就能望见明月高悬。
虽然身体自在安逸,心里却挂念着世间的众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常快活,唯有隐居人”开篇,表达了对世俗纷扰之外的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接着,“林花长似锦,四季色常新”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变化无穷,隐喻着诗人内心的丰富和情感的深邃。

“或向岩间坐,旋瞻见桂轮”则透露出诗人在山林中寻找灵感,观赏到桂花盛开的情景。这里的“桂轮”可能指的是桂花盛开时形成的花团,或是月亮,因“桂”与“月”字形相近,古人常用“桂”代指明月。

最后,“虽然身畅逸,却念世间人”表达了诗人虽已远离尘世,但内心仍然关怀着世间的众生。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世界的关切。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其二虞坂晓行

伯乐沈九原,泥涂困骐骥。

千古长坂空,无人知此意。

(0)

次韵免原怀径山

苍苍乔木五峰齐,十载江湖忆旧栖。

丘壑芝兰香雾上,金银楼阁彩云低。

秋风怅望辽天鹘,夜雨悲凉冢上鸡。

但得閒身各安健,会寻石壁洒新题。

(0)

赵李倪三居士建凌霄会求赠

双径在吴浙,实为山之雄。

天目如屏拥其北,钱塘似练纡其东。

重峦叠巘不知几千万,但见五峰秀色崷崒摩青空。

下有跋陀神龙窟,上有睹史夜摩宫。

晴云暖霭生岩松,朝开暮合无终穷。

祖师据此鞭麟凤,森罗万象明真宗。

纳须弥兮于芥子,卷法界兮于针锋。

本源自性有常分,宁须妙用求神通。

俨如鹿园与鹫岭,紫金光聚人天中。

说法至今犹未散,天华似雨飘空濛。

(0)

山居十首·其三

见山浑不厌居山,就树诛茅缚半间。

对竹忽惊禅影瘦,倚松殊觉老心閒。

束腰懒用三条篾,扣己谁参一字关。

幸有埋尘砖子在,待磨成镜照空颜。

(0)

次韵谢新荔

海国仙人剪绛霞,年年一朵到仙家。

眼中玉色如何晏,席上风流得孟嘉。

野客不分唐殿带,老臣并按建溪茶。

醉来往事都休问,且擘轻红对晚花。

(0)

次李二丈韵

看花醉眼不须扶,花下长歌击唾壶。

回首荒城春较晚,淡烟疏雨绿平芜。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