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径在吴浙,实为山之雄。
天目如屏拥其北,钱塘似练纡其东。
重峦叠巘不知几千万,但见五峰秀色崷崒摩青空。
下有跋陀神龙窟,上有睹史夜摩宫。
晴云暖霭生岩松,朝开暮合无终穷。
祖师据此鞭麟凤,森罗万象明真宗。
纳须弥兮于芥子,卷法界兮于针锋。
本源自性有常分,宁须妙用求神通。
俨如鹿园与鹫岭,紫金光聚人天中。
说法至今犹未散,天华似雨飘空濛。
双径在吴浙,实为山之雄。
天目如屏拥其北,钱塘似练纡其东。
重峦叠巘不知几千万,但见五峰秀色崷崒摩青空。
下有跋陀神龙窟,上有睹史夜摩宫。
晴云暖霭生岩松,朝开暮合无终穷。
祖师据此鞭麟凤,森罗万象明真宗。
纳须弥兮于芥子,卷法界兮于针锋。
本源自性有常分,宁须妙用求神通。
俨如鹿园与鹫岭,紫金光聚人天中。
说法至今犹未散,天华似雨飘空濛。
这首诗描绘了天目山的壮丽景色,以“双径在吴浙”开头,引出山之雄伟。接着,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天目山比作屏风和白练,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起伏和蜿蜒。山中重峦叠嶂,五峰挺拔,直插云霄,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诗中还提到山中的神秘之处,如跋陀神龙的洞穴和睹史夜摩宫,以及晴日里云雾缭绕的岩松,生动描绘了一幅自然与神秘交织的画面。祖师在此修行,鞭策着麟凤,揭示了万物的真理,体现了佛法的深邃与智慧。
最后,诗中提到“纳须弥兮于芥子,卷法界兮于针锋”,巧妙地运用比喻,表达了佛法的广大与细微并存,以及本源自性的恒常不变。整个画面如同鹿园与鹫岭,紫金光聚于人天之中,象征着佛法的普照与庄严。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宗教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炉烟虚匝上寒屏,窗纸吟风带雨听。
攲枕夜深偷酒力,一声啼鸟梦初醒。
栗里田园,乌衣门巷,别来几换星霜。
华阳仙窟,翠桁彩衣香。
梦堕当涂风月,披绛帐、欲指鳣堂。
浮鸥外,来宁老子,特泛霅溪航。
相逢,春正好,梅舒香白,柳曳宫黄。
且相将一笑,乐未渠央。
须念离多会少,难轻负、百榼霞浆。
深深观,舞回飞雪,乐奏小宫商。
自叹杖头无孔方,头上貂蝉乏金黄。
醉乡遥遥道路长,傲窗新酿汲新凉。
指点银瓶难索尝,空教金缕唱秋娘。
遥想玳席行觞忙,绣段装帘筛妙香。
梦熟有时归故乡,赐我屈卮浇客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