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初容访静来,晚晴江上见楼台。
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
自晒诗书经雨后,别留门户为僧开。
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忆酒杯。
野寺初容访静来,晚晴江上见楼台。
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
自晒诗书经雨后,别留门户为僧开。
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忆酒杯。
诗人以清净的姿态踏入野寺,晚晴时分在江上眺望楼台。穿行于林间小路,直至花开尽处,却是一日无人与之共赏竹影。雨后自晒乾燥了书籍,别有留意为僧侣开启的门户。若将苦心比作酬谢恩情之事,则不敢吟诵春日诗篇,亦不再忆酒杯中的欢愉时光。
这首诗透露出诗人隐逸生活的情趣,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深厚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酬恩之事的慎重态度,以及对过去生活的回避情绪。全诗语言淡雅,意境宁静,体现出诗人超脱尘俗、追求心灵平静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