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夜闻风雨》
《山中夜闻风雨》全文
宋 / 王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空山清夜寒无寐,松桧摇声风雨高。

行尽江湖忘岩壑,犹疑绕屋尽波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zhōngwénfēng
sòng / wángzhì

kōngshānqīnghánmèisōngguìyáoshēngfēnggāo

xíngjìnjiāngwàngyányóuràojìntāo

注释
空山:寂静的山。
清夜:宁静的夜晚。
寒:寒冷。
无寐:无法入睡。
松桧:松树和桧树。
摇声:发出声音。
风雨高:在风雨中。
行尽:走遍。
江湖:江河湖海。
忘:忘记。
岩壑:山谷溪流。
犹疑:还以为。
绕屋:环绕房屋。
尽波涛:全是波涛。
翻译
寂静的山中夜晚寒冷无法入眠,松树和桧树在风雨中发出沙沙声。
走遍了江河湖海忘记了山谷溪流,还以为环绕房屋的是滔滔江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山孤寂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孤独。"空山清夜寒无寐"一句,设定了整个夜晚的氛围,山中清冷、夜深人静,连睡意都没有,这种环境让人不禁沉浸于自然之中。

接下来的"松桧摇声风雨高",则是对这宁静夜晚中突如其来的风雨声响的描写。松树和桧树在风中摇曳,它们发出的声音与远处的风雨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自然界的交响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三句"行尽江湖忘岩壑",诗人的视角转向了他曾经走过的江湖,但这些繁华的景致已经被遗忘,而是深山的岩洞才成为他的关注点。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最后一句"犹疑绕屋尽波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风雨声响的迷惑和不确定性。他似乎在怀疑,即使是在自己的居所,是否也被这自然界的声音包围。这不仅是对声音的描写,更是对内心状态的一种映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山中风雨声响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王铚
朝代:宋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猜你喜欢

人爱九日多以靖节之故仆以邠老七字为可以益

东篱满把菊,柯山一句诗。
四时皆有节,九日独如斯。
潘子夙所尚,陶翁何敢师。
是故逢此日,爱慕仍凄悲。
所愿学渊明,归去了不疑。
松菊傥犹存,田园随事为。
亦愿如邠老,白首邱壑期。
人穷与诗长,得失其在兹。

(0)

日者张一麟求诗谩与二绝句

惶恐离头住过秋,秋风吹白几分头。
倚楼看镜嫌多事,况问阴阳家者流。

(0)

十二月一日因出小憩愉阁而归

昨宵已辨雪中灯,今日晴来聊记曾。
病骨可堪风似刮,衰眸自喜句如冰。
雁因就暖长为客,鱼为逃寒返坠罾。
北去南来勿渠叹,身今淹泊岁还仍。

(0)

书双迳铺

昔者曾看紫柞花,今焉梅谢柳生芽。
无穷甲子随车毂,有限光阴属鬓华。

(0)

送成父弟赴站试兼属同行亲友

南省新升弟子员,诏来郡国亦详延。
百年涵养期为用,一日选抡非所先。
珍重好营当暑服,丁宁休觅候潮船。
故知同役皆亲友,莫忘书来慰目前。

(0)

送李仲诗二首

武陵曾远客,主簿作南征。
缅想经行地,犹含赋咏情。
故人如见问,白发欲千茎。
却记相逢日,回头岁月惊。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