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尽说公园好。白头才子游人笑。三月踏青时。
穿花引蝶儿。衣香和影瘦。坐到黄昏候。
不忍放春回。啼痕怜著伊。
游人尽说公园好。白头才子游人笑。三月踏青时。
穿花引蝶儿。衣香和影瘦。坐到黄昏候。
不忍放春回。啼痕怜著伊。
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公园的美景与游人的欢愉。首句“游人尽说公园好”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游人们都称赞公园的美好。接着“白头才子游人笑”,将一位白发老者与年轻人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年龄段对美好事物的共同欣赏,以及他们的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
“三月踏青时,穿花引蝶儿”两句,通过时间点“三月”和活动“踏青”,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场景中。蝴蝶在花间飞舞,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穿花引蝶儿”仿佛是人在引导蝴蝶,又或是蝴蝶在引领人们探索花海,充满了诗意与趣味。
“衣香和影瘦,坐到黄昏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游人们穿着香气袭人的衣物,在花影下静静地坐着,直到黄昏。这里的“影瘦”可能暗含着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游人们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专注与忘我。他们似乎不愿让这美好的时光匆匆离去,坐在那里等待着,直到夜幕降临。
最后一句“不忍放春回,啼痕怜著伊”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游人们不忍心春天离开,甚至因为春天的离去而感到心疼。这里的“啼痕”可能是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哀伤之泪,也可能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美好时光的不舍与怀念。
昔游东山访幽独,谢公西亭傍深曲。
檐楹日落云气凉,百丈空潭澹寒绿。
衡茆列坐若群仙,蒲衾草榻心悠然。
长林落叶散巾袖,绝涧飞泉清素弦。
吟啸于兹足幽赏,野水江云共来往。
雁渚风回钓艇还,鸥沙月上寒潮响。
石田画史何清真,毫素机妙如有神。
丹青放宕竟谁似,岂必辋川贤达人。
鲁酒三百杯,送行莫匆匆。
酣歌击剑起,逸气如长虹。
昔作鲁诸生,结交尽豪雄。
黄金不足惜,对客囊屡空。
早读五车书,作赋文尤工。
今年见天子,拜舞明光宫。
盛世夙重才,恩波赐无穷。
长鲸跋锦浪,勺水焉能容。
臈月河上别,雪花舞回风。
行扳越城柳,醉度吴门钟。
虽云隔云泥,耿耿心犹仝。
顾我草泽居,生计如飞蓬。
终当拂羽翰,万里来相从。
谁能事章句,白首卧云松。